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中国 > 正文
【打印】   【推荐】  【关闭】  

中国理念助推中英务实合作新局面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23]
放大图片

习近平在中英工商峰会演讲。新华网

【文汇网讯】「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正在英国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先后发表两场致辞和演讲,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理念,登高望远为中英务实合作布局谋篇。

据新华网报道,当天下午,习主席出席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并致辞;当天晚上,习主席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这两场讲话与前一日习主席在英国议会的讲话一道,在泰晤士河畔发出了中国声音,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和秩序正面临大调整、大变革,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何相处等关键问题,文明积淀深厚的中国有着旗帜鲜明的主张。如何读懂世界,习主席指出三点基本判断:「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

当今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7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向何处去,「大块头」的中国会与世界如何相处,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读懂中国,习主席提出三点基本论断,向世界给出了「中国答案」:「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中国人民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这些判断和论断,构成了当今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认识基础,是中国理念的核心框架。「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习主席的这些话语,掷地有声,是对中国理念的深入诠释,传递出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国际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强音。

读懂中国理念,才能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主张,才知晓如何与中国共发展。习主席访英期间,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教授马丁·雅克在英国《卫报》网站发表的文章可谓一言中的:「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一点,设法按照中国自己的主张而非我们的主张去理解中国。」

把镜头拉近,此次习主席的英伦之行成果斐然,中英务实合作更上层楼,两国达成了长长的成果清单,签订了引发世界惊歎的经贸投资大单,双方就开创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夥伴关系「黄金时代」达成共识。追根溯源,这是英国智慧拥抱中国理念的结果。

古人云:「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只有道相合,才能成大事,才能走得远。无论是英国率先在西方大国中加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还是眼下提出打造中英「黄金时代」,要做「中国在西方世界的最强支持者」,这些举动表明英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中国崛起,英国愿意将自己的未来与发展的中国连在一起。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开拓中英务实合作需要与时俱进。为此,习主席在中英工商峰会致辞中就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提出四点建议:增进互信上要强调一个「深」字;战略对接上要力求一个「通」字;具体合作中要做到一个「实」字;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一个「新」字。「深、通、实、新」这个「四字诀」既高屋建瓴,又直达要害,为拓展中英务实合作指出了方向。

培根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中英作为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只要双方继续在发展理念上相融相通,在发展道路上携手共进,中英关系必将迎来璀璨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魏紫
习近平出席曼彻斯特市政府举行的欢迎宴会      [2015-10-23]
习近平卡梅伦与曼城球员自拍合影      [2015-10-23]
习近平参观曼城足球学院 获赠球衣      [2015-10-23]
习近平参观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      [2015-10-23]
香港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访英      [2015-10-23]
英国并非「突然转向」中国      [2015-10-23]
60亿大单后 中企再获欧洲核电订单      [2015-10-23]
习近平访英彰显国力 在英港人自豪      [2015-10-23]
习近平访曼城 会见球星名单曝光      [2015-10-23]
习近平访英说清楚了中国的这8个原则问题      [2015-10-23]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