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国际 > 正文
【打印】   【推荐】  【关闭】  

胡编乱造哪家强?看博闻社假报道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27]

【文汇网讯】据大公网10月27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近日网上冒出一篇《习近平卡梅伦「庄园植树」实为中国强压英国做戏》的报道,也着实「满纸荒唐言」,气煞人也。中国与世界的相处模式是平等的,具体到媒体行业应该是互鉴互助、摒弃偏见的。短视反华的媒体攻讦,最终造成的只能是国与国之间民意不可弥合的分裂。原文标题《胡编乱造哪家强?——读博闻社假报道的感想》。全文如下:

此次参与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的随行采访任务,确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顿大餐,处处是亮点,着实过瘾。但近日网上冒出一篇《习近平卡梅伦「庄园植树」实为中国强压英国做戏》的报道,也着实「满纸荒唐言」,气煞人也。我虽然知道这篇东西不值一驳,但又不吐不快。

这篇报道说,访问中庄园植树的环节,是中方强迫英方做出的安排,是「地地道道的中共特色」,并引申出一大堆中国「银弹攻势」、「仗势欺人」的感慨。据我所知,庄园会晤是英方在离访问还有一个月时就主动提出来的,随后又特意提出增加了植树的细节。中方也觉得这一系列想法非常好,愉快地接受了英方的诚意。植树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会做的事情,而且两家都欢喜,又有什么问题呢?这篇报道又是从哪听说这是中方强迫英方做出的安排的呢?无论是在我亲历的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从中英两国官员的口中,还是从各国记者同行的报道中,都没有中国「胁迫英方」事实依据。本着新闻从业者的良心,凭着一点阅历和职业本能,我不得不指责那位同行秉承了极其错误的写作原则。

这个原则错误往小了说,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新闻从业者的一大基本操守是实事求是。当然,原则、规范、道德、操守这些东西,总是约束不住一小部分人。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存在,还形容得有鼻子有眼,确实是一些媒体及其僱佣人员的看家本领和一贯作风。这次访问是积极向上、富有成果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然而,有的人不但「发明」了访问的负面意义,还把它视作是访问的主要面,分析得头头是道,不得不让人佩服起职业道德水准之「高」、写作功底之「紮实」。再者,有些人对中国做的一切事情都带着一种在他们看来属于意识形态原罪的奇怪事物。「地地道道的中共特色」,如果说的是借细节安排彰显讲合作、促友好的理念,又有什么错呢?可在这篇文章看来这就是天生的大错。更滑稽的是,文章中所有英国官员、记者和对华友好人士都经历了复杂的大脑移植手术,他们的对华认知一下子变得和文章作者一样漆黑一片了。

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上面所说的原则错误,往大了讲就是心理阴暗,就是见不得一切跟中国有关的好。逢中必反、逢喜必闹的作派,于他们是根深蒂固的。这是对过去落后中国的优越感、对当今繁荣中国的困惑感和对未来更强大中国的恐惧感混合而成的、本能的应激反应,也是其津津乐道的所谓「政治正确」。具体点就是先立结论,再造论据,辅以选择性的主观忽略或主观夸大,反正只要是说中国不好的就对啦。这已不是报道失误那么简单了,简直是耍赖撒泼!有必要审视一下,撰写这篇文章的记者、刊登这篇文章的媒体,是否还有起码的新闻从业资格?抛开大道理不说,即使只是报道里那酸不溜秋的吃相,这家媒体、这位作者在圈内恐怕也不算上得了台面的,也不是敢光明正大示人的。

中国与世界的相处模式是平等的,具体到媒体行业应该是互鉴互助、摒弃偏见的。然而如上述文章及其作者一类的害群之马不可能禁绝,妖风偶尔起来时,这些人说不定还要变本加厉上蹿下跳。短视反华的媒体攻讦,最终造成的只能是国与国之间民意不可弥合的分裂,而我能做的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看清某些媒体的本质,希望我所担心的分裂不要真的发生。

      责任编辑:慧动
胡编乱造哪家强?看博闻社假报道      [2015-10-27]
日本是美国帮凶还是中国帮手?      [2015-10-27]
双人嵌合体:美夫妇诞「兄长」之子      [2015-10-27]
印度性犯罪猖獗 法官建议施阉刑      [2015-10-27]
美国人炮轰红肉致癌:明明健身强国      [2015-10-27]
美俄各让一步 叙利亚危机或迎曙光      [2015-10-27]
中国「炒房团」看上柏林 外媒:房价要涨了      [2015-10-27]
媒体戏称默克尔开会遭「壁咚」      [2015-10-27]
美称或在24小时内派驱逐舰巡航南海岛礁      [2015-10-27]
默克尔遭「壁咚」何人如此大胆      [2015-10-26]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