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6日在京开幕,全会主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继「十二五」规划之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仍将会把港澳发展作为专章纳入纲要,由此可见中央对港澳发展十分重视。港澳各界也就如何配合「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抢抓改革和发展红利。
港府提交9个政策建议
国家发改委在启动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时表示,特别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这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提交了9个有关「十三五」规划中香港发展的政策课题建议,涵盖金融、贸易、法律、航运、旅游、科技、文化及环保等多个领域。
香港特区政府的建议总体来说是响应国家的最新发展战略与布局,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点是发挥香港特区「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以及充当好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在区域合作方面,港府拟深化加强深港澳三地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同时建议把珠三角区域发展成为一个低碳及低污染的优质生活绿色港口群,使深港澳三地得以可持续地发展、互利共赢。
香港商界也在积极准备抢抓「十三五」发展红利。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表示,国内市场对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开放,内地的法律法规也日益严格,香港厂商将很难再在内地从事转包生产业务,必须进行产业合作升级。香港既有国际商业关系网,也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提供有效平台,让内地崭露头角的企业以「全球化」战略拓展国外市场。
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开放内地市场,这既为港澳带来不少商机,也提出不少挑战:港澳必须提升竞争力,以保持优势。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方舟表示,「十三五」期间深港澳的合作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过去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是「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合作模式,而在「十三五」期间这种关系逐渐会变为一种各具优势产业分工的关系。「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垂直分工的时候比较简单,完全靠市场推动,把工厂从港澳搬到珠三角就可以了。但是在新的水平分工的条件下,金融业怎么合作,高科技产业怎么合作,在其他交通基建上怎么配合,这需要三地政府在合作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方舟说。
香港《明报》对「十三五」时期香港要适时应变的观点持赞同态度。日前《明报》刊文表示,虽然香港在政改时未能获取社会共识而进取,但她仍然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岛链」,如果能深度配合「十三五」规划,香港不仅不会沉沦,还有机会重生。「十三五」时期,香港可大施拳脚的领域很多,不止是领军人民币国际化那么狭窄,也不止是跟随「一带一路」那么简单。内地将进行深层次的开放、大范围的改革,自贸区政策遍地开花,作为自由港的香港,当佔先机之利、提早入手,重振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