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据环球网报道,近来,中国某基金会希望将中国远征军英烈遗骸从缅甸密支那运回国内,当地华人华侨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驻曼德勒总领馆对此十分关切。中国远征军英烈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英烈遗骸安置问题,正同缅甸有关方面进行商议,力争早日做出妥善安排。我们对中缅两国友好人士对此事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讚赏,但不赞成任何人、任何组织对英烈遗骸单方面做出安排。我们对所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感到遗憾,希望有关方面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加强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事件回顾: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搁浅
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搁浅11月3日,由民间组织牵头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原本已收殓347具远征军将士遗骸,但缅甸的「云南同乡会」有意见分歧,想在当地安葬。两天的协调和交涉无果后,遗骸归国计划搁浅,入缅队伍决定返回腾冲。近九旬的老军人得知远征军暂不能回家,墓前痛哭。
此次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是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和多家机构发起。此前原定的遗骸入殓活动,未能于4日按期举行,现场只进行了超度仪式。龙越慈善基金会称,赴缅甸迎远征军遗骸活动受阻是因为「云南同乡会」表示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
据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介绍,这次在密支那挖掘的347具远征军遗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挖掘行动。五六十年代时,因为历史原因,缅甸的远征军墓地曾遭到严重破坏。
牵头组织:遗骸房间被加锁 对方反悔生变
据活动组织方龙越基金会志愿者陆思屹介绍,这次出境车队由远征军后代、活动志愿者等组成,共60多人、9个车队,其中6辆大巴车载有347个空棺木和一个用来装载挖掘战马遗骸的空棺木。
龙越基金会工作人员描述称,车队在4日凌晨抵达密支那时,发现存放遗骸的房间被「云南同乡会」加锁,并在门口堵上了两台车辆,致使遗骸入殓仪式无法进行。随后工作人员立即与「云南同乡会」沟通,但对方表示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核心理由是计划在密支那修建相关纪念设施,需要将遗骸安放在密支那。通过多方协调和艰难交涉,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龙越基金会称,此前曾和缅甸的「云南同乡会」之前有过多次交流沟通,还邀请前「云南同乡会」会长高仲能往云南省施甸县,对遗骸安放的意向位置进行了考察,对方表示会全力支持此次活动。10月9日,缅甸中央政府批复,同意将遗骸运送回中国。
89岁老兵缪焜是此次赴缅甸迎接远征军遗骸中唯一一位远征军代表,他在71年前曾作为传令兵亲身参与战斗。得知不能接到遗骸后,老人嚎啕大哭。
专家:并非故意刁难 早有想法当地安葬遗骸
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介绍称,「云南同乡会」是远征军后人和云南籍密支那华人华侨后人组成,是当地的一个民间组织。
在戈叔亚印象里,「云南同乡会」早有想将遗骸安葬在当地的想法,这些年也一直为保护远征军遗骸做努力。「「云南同乡会」可能并非故意刁难不让遗骸回国,只是希望在缅甸修建纪念建筑,方便祭拜,当地华人对远征军对中国都有深厚的感情」。
据戈叔亚分析,目前出现遗骸归国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跟缅甸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沟通问题,在他看来,根源在于缺少国家层面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国家对海外军人回国问题一直没有表态,民间组织和当地华侨在挖掘远征军墓地上的身份很尴尬」。
戈叔亚称,最好解决远征军遗骸归国的办法是,国家下文或者指定相关政府部门办理此事。「政府部门牵头,民间机构办理,或是未来可行的一条远征军遗骸归国路」。
密支那「云南同乡会」回应:牵头方言而无信 倍感愤怒
事件之后,密支那云南同乡会于6日发声明,表示要为远征军遗骸归国遇阻搁浅澄清真相。在声明中,同乡会列出了7条理由,说明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的理由。
第一,选址问题的疑问。同乡会表示,此前在协商中商定远征军遗骸葬云南昆明,但中途忽听闻需移葬湖南,令人感到言而无信。
第二,牵头的基金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广邀各界人士参与,唯不告知密支那云南同乡会,令其愤怒。
第三,远征军遗骸归葬活动获中、缅中央政府批准为不实之辞。同乡会称,并未收到中缅政府批准文件,仅为活动说明一份,倍感欺骗。
第四,中国远征军遗骸归葬岂能用于炒作。同乡会质疑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的行善之举为炒作,行程花费远大于慰问老兵善款。
第五,缅甸现正处于大选敏感时刻,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全然不顾在缅甸华人华侨处境与感受,组织庞大车队,浩浩荡荡开赴密支那迎接遗骸,忽视国家主权。
第六, 基金会全然未予理睬「此批遗骸拟安葬于密支那华人公墓内」的决议,一意孤行,造成今日之状态,故责任全在基金会。
第七,利用网络和媒体对遗骸归葬事宜不能成行一事,大肆攻击密支那云南同乡会,严重损害其声誉。同乡会要求对方恢复声誉,就此事赔礼道歉,并表示将保留采用法律手段维护声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