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据环球网报道,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因「个别域外国家」没有发表《联合宣言》的风波刚过去,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7日又迫不及待地重拾南海话题,再次强调「将继续巡航」,并称为应对中国的相关举动,美军将派遣「最先进和最尖端」的武器和战舰到亚太地区。不过,与卡特强硬表态形成反差的是,有美国匿名官员7日对英国路透社披露,美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上月底在中国南海岛礁附近航行时,特意停止军事演练等行动,因为美方「不想戳到中国的眼睛」。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美国向中国传递出「混乱的信号」——一场示强的军事行动以示弱告终。
当地时间7日,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里根总统图书馆举行了一个防务论坛,参加者包括美国军方高官和民主共和两党的重要政治人物。据美联社报道,卡特在论坛中发表讲话,称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潜在的威胁」。「这是一个时代面临的挑战,如同当年的里根时代。面对俄罗斯的威胁和中国的崛起,我们必须对保卫美国的方式加以创新。」
美国新闻网7日报道称,卡特在论坛上被问及美国是否值得为「在世界另一端的一些岩石」和中国摊牌,他回答称,维护一片每年一万亿美元全球贸易量必经的国际水道的航行自由,是美国军舰的重要使命之一。卡特说,为捍卫航行自由,美国将继续进行南海巡航。
谈到中国,卡特表示它是亚洲未来「唯一有影响力的玩家」。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可以预想到中国的「雄心将越来越大,会打造现代化军队。中国如何行事将真正考验它对地区和平和安全所做的承诺」。他说,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向亚太转移,将派遣「最先进和最尖端」的海军及其武器装备,并对太空、网络、导弹防御和电子战等领域进行投资,以应对中国的相关行动。与此同时,「美国遏制进攻、履行协防台湾的义务、保卫盟友以及预防地区突发事件的作战计划和途径也正发生根本变化」。菲律宾Rappler网站8日称,卡特在向中国发出明确的警告信号。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卡特一直坚持上述观点。他之所以反复强调,是想防止中国扩大在南海上的外交战略影响力。
卡特渲染「中国扩张」的同时,还将矛头直指俄罗斯。美联社称,他在讲话中以俄罗斯对核武器谈判不积极和俄乌问题为例,声称俄威胁世界秩序,强调美国的国防是为寻求遏制俄罗斯武装侵略以及保护盟国的有效途径。卡特说,俄罗斯在海上、空中、太空以及网络,都正在采取「挑战性举动」,「最令人不安的是,俄罗斯炫耀核武让人怀疑俄罗斯领导人对战略稳定的承诺和对核武器使用规范的遵守等」。他一边表示「不寻求和俄罗斯进行冷战,更别说热战,不想与其为敌」,一边又强调「美国仍将捍卫自己的利益、盟友、国际秩序以及积极的未来」。至于遏制俄罗斯的新武器,卡特提及时速为7250公里的电磁道道炮,以及美国正对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对无人机、远程轰炸机、雷达等电子战武器装备进行投资。美联社7日评论称,这是迄今为止卡特针对俄罗斯发表的「最强硬讲话」。
不过,卡特的讲话也并非「强硬到底」。美联社称,他表示中俄成为世界安全架构组成部分的空间「不是没有」。「美国之音」报道称,卡特还表示,美国希望任何国家都有崛起的机会,这对地区和世界有好处。此外,卡特透露说,他已经接受邀请,明年计划访问中国,届时双方将讨论中美分歧以及反海盗、人道主义救援和气候问题等方面的合作话题。
美方最近一段时间在南海问题上展现出「高调介入」的姿态,并遭到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的强硬回击。英国《金融时报》8日评论称,美国虽然进行了南海巡航,但选择了对中国「挑衅最轻」的方式,向中国传递出「混乱的信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在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关键性合作」。路透社称,有美国官员透露,「拉森」号在渚碧礁周围12海里以内穿越时,关闭了火控雷达,穿越期间,美方还避免包括直升机起降、军事演练等军事行动。有分析称,美军舰若只是「路过」,其行动可以被解读为「无害通过」,这反而是对中国南海主张的间接承认。
朱锋认为,美国的行为并非「无害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无害通过」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持续不间断地航行,二是不应该有任何危险的举动,三是不针对沿岸国家有明显敌意。而美方的行动明显带有政治目的,有炫耀武力之嫌。原因在于,南海这么大,却特意在中国南沙岛礁附近「通过」,而且,美方宣称要「进入12海里」已有数月,「无害通过」不需要进行这么久铺垫。
英国《金融时报》8日援引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安全问题专家怀特的观点与朱锋观点相似:捍卫航行自由只是美国进行战略行动的借口,其最终目的是击退海上的中国,确保其海洋霸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