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马琳 北京报道)由新型战略夥伴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合作夥伴,中非合作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国家关系专家指出,中非已经在经贸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合作成就,今后的合作将以经济为基轴,向更多领域延伸拓展,包括政治、文化、安全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议题,更大程度地惠及当地民生,促进非洲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本报表示,中非合作是中国外交重要的一环,过去一直成绩不错。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以来,15年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7%,投资存量已经超过300亿美元。现在提「全面战略合作夥伴」,一方面显示出非洲外交在整个中国外交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表明今后的中非合作将以经济为基轴,向更多领域延伸拓展。
对于可能拓展的合作方向,金灿荣认为,政治、文化领域的合作肯定会加强,也不排除安全合作进一步向前推。近日国防部就曾表示,中方正和吉布提就在吉建设保障设施进行协商,以便更好地保障中国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杨立华撰文指出,以投资驱动的产能合作,将会在中非合作中处于优先地位。他分析,当前,中国与非洲都处在经济增长上升期和转型发展期,双方在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调整当中,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存在发展战略的对接和利益的交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刘玮认为, 中非已经在经贸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合作成就,今后的中非合作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注重对减贫领域投入和向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妇女、儿童等需要扶助群体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软领域倾斜。中非将拓展产能、海洋经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金融、农业、医疗等广泛领域的合作,加强旅游、文化、教育、青年、妇女、智库、媒体等多层面交流,促进中非关系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