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2015,中国外交出新出彩、可圈可点。这一年,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五大洲友人纷至沓来。多场重要活动陆续举行,寰宇聆听响亮中国声音。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之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盘点2015中国外交,新词热词应接不暇。新华社记者从几个难忘的词说起,和您一同回望这硕果累累的2015。
【发展中国家】
「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始终不忘自身发展中国家的本色。2015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是巩固与提升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年初在北京举办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4月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9月在纽约召开南南合作圆桌会,年末在约翰内斯堡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宣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这一年,中国推动「南南合作」的举措,实打实、沉甸甸。
在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因特网共享共治等热点议题上,中国也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团结和根本利益,彰显着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道义与担当。
【胜利日外交】
9月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数十位外国政要云集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世界凝神倾听。其间,一场场双边活动接连举行,中国领导人与来宾共商传承友谊、推进合作大计。
「中国举行这次纪念活动,就是要宣示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的话,表明了「胜利日外交」这一创新之举的重大意义。
赴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这一年,中国领导人的外交足迹,向世人展示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大国风范。
【白宫秋叙】
从创新之城西雅图到政治中心华盛顿,接触普通民众、联系商界精英、会见政界要人……9月下旬,习近平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成为全球瞩目的头版新闻。继「庄园会晤」和「瀛台夜话」之后,中美元首「白宫秋叙」,在两个大国友好交往史上写下新的佳话。
这一年,中美关系在时有干扰中继续前进。双方在经贸、两军、人文等领域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保持有效协调和合作。年末,两国及有关各方密切沟通,共同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取得成功。
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关系能否走出一条新路?展望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还有更多成果可期。
【欧洲季】
习近平主席刚刚结束了对英国的「超级国事访问」,荷兰国王、德国总理、法国总统就接踵访华。此后,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首次在华举行,各国领导人还同乘高铁,「16+1合作」加速前行。
中欧之间的一系列紧密互动,被舆论称为中国外交「欧洲季」。「英国愿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合作夥伴」「德法是中国在欧盟的核心夥伴」「『16+1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和强劲活力」……这一年,中国对欧外交均衡推进,全面开花。
年末,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批准中国成为股东,显示中欧互利合作进入更深层次。
【战略对接】
这一年,中国政府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在中国领导人同沿线国家领导人的会晤中,彼此发展战略对接成为必谈的话题。
中俄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联合声明,中德建立「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协调机制,中越加紧磋商「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中巴经济走廊路线图进一步明晰,中法、中韩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中国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稳紮稳打,步步推进。
一个个高铁项目,一座座产业园区,一份份自贸协定……越来越多的务实合作成果,让各国人民受益,给世界经济加油。
【全球经济治理】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一段话,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一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进程连获突破;丝路基金签下「首单」;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迎来中国这个新股东;中国接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筹办2016杭州峰会……中国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改革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声音」增强、「中国贡献」凸显的背后,是在转型和调整中前行的中国经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从G20到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再到世界因特网大会,世界持续感受「中国信心」。
【「软」外交】
这一年,外交变得更有人情味。习近平和莫迪并肩登上西安大雁塔,与卡梅伦体验英国乡间酒吧文化……别具一格的「家乡外交」「散步外交」等,成为2015中国外交的一个亮点。
不仅仅是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更有新意和看头。一场场文化内涵丰富的演讲、一次次接受海外媒体专访、一幕幕打动人心的公共外交划面,都不断拉近着中国领导人和外国普通民众的距离。
自信从容、灵活务实、睿智博学、真诚可亲,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传递着中国自信、中国魄力、中国文化、中国风度。
【命运共同体】
回望全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场合最常讲的词汇之一。
「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管双边还是多边,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命运共同体」已成为贯穿中国外交的一个核心理念。
「新型国际关系侧重回答中国主张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关系;命运共同体则进一步回答中国追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外交部长王毅的话,透露了「命运共同体」这个简短词组不同寻常的深远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