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倪梦璟 上海报道)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工作已取得了显着进展。上海常务副市长屠光绍29日在沪表示,现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由贸易账户业务、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一系列金融创新试点亦已逐步开展,未来,上海将积极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复制推广工作,并抓紧推进「金改40条」的落实工作,「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确保各项任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另外,上海正与中证监在「沪港通」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沪伦通」。
屠光绍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先后发布了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境外融资实施细则,启动了自由贸易账户外币功能等,截至今年11月末,上海已有40家金融机构共开立约4万个自由贸易账户,累计账户收支总额近1.8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自贸区内亦已有235家企业参与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试点,78家企业取得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备案书等;同时,今年1-11月,自贸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已达到10495亿元。
而在「沪港通」正式开通后,其总成交金额达到近2万亿元。屠光绍认为,「沪港通」的推出为对接与打通沪港两市金融市场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此同时,黄金沪港通的开通、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在上海正式上线运行都表示着上海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在今年10月,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正式发布,屠光绍透露,在相关部门对其梳理后,目前「金改40条」中拟出台实施细则的有13条;拟通过推出创新实例,形成创新成果并逐步扩大效应的有18条;有9条虽已经有实施细则或创新实例,但仍需要进一步推进落实。
在未来,屠光绍表示,上海还将继续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支持经济主体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涉外贸易投资活动;并认真总结「沪港通」经验,研究推出「沪伦通」;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快推出战略新兴板等。此外,上海还拟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单独研究制定一张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机构扩大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