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港九溯源】东莲觉苑的淮扬遗风

2017-01-11
何东爵士与夫人张莲觉居士。网络图片何东爵士与夫人张莲觉居士。网络图片
东莲觉苑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网络图片东莲觉苑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网络图片

【文汇网讯】在喧嚣闹市的跑马地山光道,竖立着一座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庙宇,这就是由何东夫人张莲觉居士于1935年创办的东莲觉苑。这是香港第一所建于市区的宏大规模的佛寺。

1931年,何东爵士结婚纪念日,慷慨解囊赠十万礼金予张莲觉居士。

张莲觉居士获得丰厚资金之后,即开始了她建设永久道场的计划。幸得赖谭焕堂先生鼎力相助,在跑马地山光道觅得一片一万二千呎土地, 以一万七千余元向政府购得,并敦请霭亭法师筹划蓝图监造施工。张莲觉在《名山游记》中说明建苑缘由:「…吾港为华洋杂居,中外交通之门户,市肆擳比,生齿繁盛,迄无根本宏法机关,吾服膺佛理,深信今后浩劫,舍此莫能挽救。吾是以亟亟焉谋设一永久根本机关,宏扬佛化,普事教育。」这一设想大体勾画出当年东莲觉苑的宗旨,在于以教育弘法为中心,集佛教学校、图书馆、讲堂、斋堂、寮房及佛经流通处于一处,成宣法弘佛之丛林道场。

在来自镇江的和尚霭亭督导下,东莲觉苑完全依照江南传统佛寺布局兴建而成,从中轴线依次开始:有飞簷对称的山门,两个重簷歇山顶交叉组成十字脊的前殿、重簷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正脊两端有鸱吻,中央以双龙戏珠装饰。前殿中央供奉弥勒佛,其背后是韦驮菩萨。大雄宝殿左钟右鼓,正中供奉三宝佛,其背后置有观世音、普贤和文殊菩萨。

兴建佛苑时,设计者匠心独运,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山光道的斜坡,将建筑物设计成舟船外形,寓意大众于此求佛,必可渡人生苦海而达彼岸幸福乐土。

东莲觉苑还采用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以西方建筑技术建造中式寺庙外观,地面铺砌意大利进口地砖,又如西洋教堂之习俗,采用西洋彩绘玻璃装点窗户,室内装饰亦中亦西,其风格更多地体现了张莲觉居士的弘扬佛学理念。

东莲觉苑殿内的大小佛像,都是由霭亭法师从宁波、镇江聘请来的师傅,精雕细刻完成的。囿于苑内斜坡与空间狭窄的特点,加之江南佛塑的精细温润特征,东莲觉苑佛像之加工塑造,其形神动静完全展现了三十年代淮扬地区佛教之精巧玲珑特点,其中用作佛像与雕樑划栋的材料与工具,部分亦购自江浙。

东莲觉苑之内里陈设铺排,与江南诸寺如出一辙,几无差别。唯一的分别就是苑内有诸多民国政要鸿儒之题匾,包括张学良、康有为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徐世昌等人的墨宝匾牌。此亦反映出何东家族当年与内地政商学佛各界的密切交往与其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

1935年5月17日,东莲觉苑落成开光,聘请霭亭法师(1893-1947年)主持法务,一应苑务佛事,概由霭亭法师操持,唯法师生性谦恭随和,凡事必与张莲觉居士磋商裁示。张莲觉居士为俗家弟子,法务方面尚为浅尝,有关暮鼓晨钟等清规戒律,则完全交由法师定夺。法师乃江苏奏县人,1928年于镇江创办「竹林佛学院」,专弘华严、毗尼,禅教双修。故东莲觉苑之苑务规例必萧规曹随,仿照淮扬地区佛寺准则,由此东莲觉苑外则建筑风格佛像陈设铺排完全仿照淮扬,内则清规戒律承袭江南,实为其一大特色,亦足以显示香港佛教受内地影响之深也。

(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章文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