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港九溯源】天坛大佛展现内地材料科技水准

2017-01-11
「天坛大佛」是佛教精神与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文明的完美结合。网络图片「天坛大佛」是佛教精神与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文明的完美结合。网络图片
1993年12月29日,天坛大佛正式开光。网络图片1993年12月29日,天坛大佛正式开光。网络图片

【文汇网讯】1979年,中国对外开放,香港众法师应邀回内地参观,参拜龙门、敦煌石窟佛像,讚叹之余,遂起建大佛之心。众法师曾参观北京天坛,以佛陀为「天中天」、「圣中圣」,而天坛是祭天之地,因而构思以天坛为基座来承托大佛,这是天坛大佛得名之由来。

香港兴建大佛的意念,得到各界人士热烈响应,宝莲禅寺于1981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筹建天坛大佛委员会」,专责研究筹建工作,包括审定佛像艺术造型、建筑材料及施工细则等。

几经斟酌,大佛造型,面相参照龙门石窟的毘卢遮那佛,取其丰圆端丽祥和宁静,衣纹和头饰则参照敦煌石窟第360窟的释迦佛像,取其婉转流畅柔和飘逸,故佛像兼备隋唐佛教全盛时期造像特色,再由艺术家加以糅合统一,遂成今日香港天坛大佛之原型。

大佛最初的石膏模型由广州美术学院的侯瑾辉女士负责设计制作。她由1982年4月开始塑造,至1984年2月,历时两年始完成一比五石膏模型,其间不断与负责大佛形象的僧俗名士及各地艺术家斟酌商讨,八易其稿,始能成稿像。

大佛造型之每一细节,皆蕴含宗教象征意义:佛像面如满月,额广平正,双耳垂肩,显露佛陀福慧具足,完美无暇。慈颜微笑,令众生生欢喜心。看似静实则动,观似动实若静。顶部肉髻螺发,代表佛陀智慧圆满。青莲花眼,眉如初月,线条柔和,象征佛陀以慈眼广视众生。两眉之间,有一白如珂雪、软若棉花的毫毛,向右旋转,代表佛向众生宣说真理正法。

大佛最初的构想是以钢筋混凝土﹙三合土﹚来作主要材料,但因为混凝土本身有限制,象征难达到造型要求,结构上有困难,亦难于控制完成后的效果及成本,所以最终选择了锡青铜为建造材料。

大佛的实际铸造、加工和安装,主要由中国航天部南京晨光机器厂负责。

为了充份表现出释迦牟尼佛的庄严德相,达到完美的艺术造型,南京科技专业人员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将高4.3米,阔5.8米,厚13毫米,重5公吨的整块佛面,一次浇铸成功。

大佛表面着色,科技人员经过一年多反复研究试验,从大量配方中选择了效果最佳的涂料,使表面着色既古朴凝重,又不易因蚀锈而变色。

1989年10月13日, 最后一块铜壁安装完成,当日并举行了庄严的圆顶仪式,大佛建造耗时三年,凝聚了香港与内地及台湾信众、佛教界、艺术界、科技界等人的无数心血,卒告完成。

1993年12月29日,「天坛大佛」正式开光。

「天坛大佛」融合中国古今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共冶古老的青铜工艺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于一炉,是佛教精神与现代中国科学文明的完美结合,是香港与内地僧俗善信追求和平幸福崇高理想的庄严体现,是中国雕塑美学与材料科学的完美结合的象征,是千万香港人与内地人追求和平祈求安顺的美好愿望的集中展现。

(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章文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