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长臂猿现新物种

2017-01-12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命名。记者 丁树勇 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命名。记者 丁树勇 摄
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介绍研究情况。记者 丁树勇 摄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介绍研究情况。记者 丁树勇 摄
研究人员确定天行长臂猿为新物种,进一步强调了在中国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性。「云山保护」供图研究人员确定天行长臂猿为新物种,进一步强调了在中国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性。「云山保护」供图
长臂猿靠手臂在林间荡行,在大树枝和地面上则是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云山保护」供图长臂猿靠手臂在林间荡行,在大树枝和地面上则是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云山保护」供图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 记者 丁树勇)1月12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厅、中山大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命名长臂猿科新物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为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类人猿。

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的该项重要成果,于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月11日在国际着名灵长类期刊《美国灵长类学报》在线发表。

国际团队研究历十年

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介绍,2007年起,其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的白眉长臂猿。2008-2009年对国内的白眉长臂猿种群和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查,在高黎贡山保护区、盈江县支那乡开展了长期的行为生态学研究。经艰苦努力,习惯化了3群白眉长臂猿,拍摄了大量长臂猿照片。由获取到的特别清晰的面部照片发现,中国的白眉长臂猿形态上与既有的西白眉长臂猿和东白眉长臂猿存在明显差异,或为长臂猿新物种。

范朋飞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团队深入讨论、拟定研究计划,联系国际长臂猿专家开始合作研究。不同的合作者查看了分别馆藏于中国、美国和欧洲多个博物馆的122号白眉长臂猿标本。对国内的长臂猿种群、西白眉长臂猿和东白眉长臂猿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综合外部形态、牙齿和分子遗传学证据,最终确定中国的白眉长臂猿是一个新物种,且主要分布于中国高黎贡山地区,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新物种极度濒危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介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栖息地海拔跨度大,从海拔500米左右至海拔2000多米都有分布,甚至栖息于海拔2700米的森林中。虽然目前种群数量还不是很清楚,但在国内其种群数量不容乐观,其分布区非常狭小,种群数量不足200只,且呈现出明显的片断化分布;而性成熟相对较晚,一般要到6-8岁,但是达性成熟的个体离开母群形成自己的新群体时,其年龄可能已达8-10岁;一般3-4年才产1胎,且每胎1仔,怀孕期200天左右,繁殖率低也是这一种群濒危的因素之一。

蒋学龙说,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建议将其评估为「濒危」等级,以唤起全社会对这一物种保护的关注。但是针对分布于我国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考虑到近二十年来,该物种在泸水、陇川、瑞丽已难觅踪迹,种群小且片断化严重,因而应该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话你知】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长臂猿属小型类人猿,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通过手臂交叉摆动在树冠层移动,是典型的树栖性灵长类。现有长臂猿分4属19个物种,其中白眉长臂猿属主要分布于怒江以西的印度、孟加拉、缅甸和中国云南。白眉长臂猿属原有西白眉长臂猿和东白眉长臂猿2个物种,西白眉长臂猿分布于缅甸钦敦江以西,东白眉长臂猿则分布于缅甸钦敦江与中国怒江之间的地区。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没有白胡子,眼窝下也没有白毛,眉毛较细且眉间距很大。雄性阴部毛色呈黑或棕色;雌性眼窝间的白毛较少,眼周白毛也很少,不能形成明显的白色脸环。

同其它长臂猿一样,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也是典型的树栖性灵长类动物,栖息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雨林。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也生活于家庭群中,群体很小,一般3-4只,由一对成年个体及其后代组成。

责任编辑:东方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