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西周镐京遗址首次出土鳄鱼骨板及小麦炭化颗粒

2017-01-12
镐京遗址出土的鳄鱼骨板。(本网陕西传真)镐京遗址出土的鳄鱼骨板。(本网陕西传真)
镐京遗址内清理发掘的灰坑。(本网陕西传真)镐京遗址内清理发掘的灰坑。(本网陕西传真)
镐京遗址出土的鹿角器。(本网陕西传真)镐京遗址出土的鹿角器。(本网陕西传真)
镐京遗址出土的陶鬲。(本网陕西传真)镐京遗址出土的陶鬲。(本网陕西传真)
镐京遗址出土的铜刀。(本网陕西传真)镐京遗址出土的铜刀。(本网陕西传真)
镐京遗址清理发掘的陶窑。(本网陕西传真)镐京遗址清理发掘的陶窑。(本网陕西传真)
清理发掘的古墓葬。(本网陕西传真)清理发掘的古墓葬。(本网陕西传真)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 记者 李阳波)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考古工作者对于镐京遗址的发掘已持续多年。1月1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正式发布镐京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经过一年的努力,该遗址不仅新出土249件陶、铜、石、骨、蚌、角等文化遗物,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灰坑中首次发现了12块鳄鱼骨板,以及大量保存较好的碳化小麦颗粒。这为研究西周时期鳄鱼的生态分布、粮食作物品种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出土各类器物249件

镐京遗址位于陕西西安西南方向,根据文献记载,当年周武王迁都镐京以后,在长达300多年时间里,这里一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周的繁盛,也让镐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

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镐京考古队对镐京遗址进行了一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发掘清理灰坑102座、墓葬10座、水井4眼、陶窑2座、房址1座,出土各类器物249件,兽骨18箱。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既有制作精细的鬲、罐、豆、盂、簋、甗等陶器,还有鼎、戈(残)、车马器、铜镞、铜锥、铜削刀等铜器,亦有骨笄、骨镞、鹿角器等小件器物,种类非常丰富。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灰坑中首次出土了12块鳄鱼骨板,以及大量的碳化小麦颗粒。

周人用鳄鱼皮做鼍鼓

陕西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镐京遗址考古队队长岳连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古时期,鳄鱼的皮往往会被用来做鼍鼓,此前在陕西北部距今4000多年的神木石峁遗址就曾发现了鳄鱼骨板。此次在镐京遗址出土的鳄鱼骨板,也应该是古人制作鼍鼓后的产物。而在西周时鳄鱼可能已经被周人驯化饲养,鳄鱼的皮用来做鼍鼓,肉亦可食用。

至于出土的炭化小麦颗粒,岳连建表示,此次在灰坑内出土的炭化小麦颗粒数量比较多,推测当年应该是因为发霉,被居住在镐京的某一位居民当作垃圾给扔掉了。现在大家都普遍认为小麦是从西亚传入中国,在陕西西边的新疆和甘肃都曾发现过距今4000年左右的炭化小麦颗粒,此次镐京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颗粒,说明在西周时期,小麦传入陕西,周人已经在关中平原开始大范围种植并食用小麦。

据介绍,此次镐京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特别是鳄鱼骨板、小麦碳化颗粒、铜器墓葬、陶窑的发现,为研究西周的历史考古、手工业技术、动植物考古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对进一步研究西周都城镐京的城市布局,以及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高峰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