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风云四号卫星发布首批图像和数据 中国气象卫星系统「脱胎换骨」

2017-02-27

【文汇网讯】(记者 刘凝哲 北京报道)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于2016年12月11日昇空,所搭载的观测仪器已全部开机,卫星目前技术状态良好、工作稳定。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27日在北京发布了这颗卫星获取的首批图像与数据,显示较此前中国气象卫星系统,风云四号的观测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整星观测数据量提高了160倍,观测产品数量提高了3倍。专家表示,风云四号可谓中国气象卫星系统「脱胎换骨」之作,标志着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实现升级换代。

风云四号卫星升空后,经过5次机动变轨后,于2016年12月17日成功定点于东经99.5°赤道上空,并正式命名为风云四号A星。据介绍,风云四号A星是中国新技术体制的科研试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技术上取得重大跨跃。卫星采用六面柱体结构、单太阳翼、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是中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卫星设计寿命7年,共搭载四台有效载荷,分别为多通道扫瞄成像辐射计、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仪器包。其部分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卫星之一。

此次发布的风云四号卫星首批影像图和数据主要包括:多通道扫瞄成像辐射计获取的图像、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获取的大气红外辐射光谱、闪电成像仪获取的闪电分布和强度信息、空间环境监测仪获取的空间效应及粒子探测信息。专家表示,经过对首批获取的图像和数据初步分析,图像层次分明,云层和地表纹理丰富,风云四号卫星的主要探测功能得到全面验证,综合探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风云四号卫星与中国第一代卫星观测系统相比,观测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大气温度和湿度观测能力提高了上千倍,整星观测数据量提高160倍,观测产品数量提高了3倍,综合探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目前,已完成卫星平台主要功能测试和主要载荷成像模式测试,卫星工作状态良好,与地面应用系统协调匹配、工作正常。卫星计划今年6月-7月份交付使用,在年底具备试运行的能力。

针对风云四号的应用,国防科工局表示,正同步组织力量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预警等领域开展应用攻关,积极推动在水利、农业、林业、环境、减灾、海洋、能源和航空等行业的应用。同时,卫星还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精度的气象卫星资料,为共同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提供支撑。此外,风云四号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对地观测气象卫星序列,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气象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据介绍,中国迄今为止已成功发射了15颗气象卫星,其中8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了气象卫星业务化和系列化,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配稿:风云四号:能「抓闪电」 首次实现静止轨道高频大气垂直观测

风云四号是可以「抓闪电」的卫星,其搭载的闪电成像仪是亚太地区首次研制发射的同类载荷,可对中国及周边区域闪电进行探测,进而实现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跟踪,提供闪电灾害预警,为民航、铁路、电力等行业安全保障等提供服务。风云四号闪电成像仪每年从春季到秋季观测中国地区,其他时间观测印度洋和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并已曾「抓拍」过澳大利亚上空出现的闪电。

风云四号,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搭载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静止轨道卫星。「这个探测仪,相当于给中国上空每天都放出上千个探空气球」,专家表示,风云四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静止轨道高光谱大气垂直观测,这可以获取大气温湿结构信息,将有力推动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提高。这一载荷的观测数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除上述功能外,风云四号装载的多通道扫瞄成像辐射计和空间天气仪器显着提升了性能,多通道扫瞄成像辐射计的成像观测通道从5个扩展到14个,全圆盘图像观测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15分钟,最高空间分辨率从1.25Km提高到500米。(记者 刘凝哲)

责任编辑:黛霁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