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河南团代表毛杰建言公平优质教育

2017-03-07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 记者 冯雷)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说,办好公平优质教育,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河南做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的生源大省,如何做好优质公平教育更是备受人关注。7日下午,在河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河南团代表毛杰就如何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毛杰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每家都有孩子。大国办大教育,大省办大教育十分不易。以河南省为例,去年小学一年级招生数173.16万人,居全国第一位,义务教育在校生数佔全国的近十分之一。普通高中在校生199.6万人,居全国第二位。

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启动实施了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2014-2018年),投入资金561亿元,在城镇新建中小学校1390所,增加学位197.2万个,改扩建城市中小学校2598所,增加学位93.3万个。目前,已完工和正在建设的项目2567所,已新增学位113万个,使河南省多年大班额上升势头得到遏制,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大班额比例有所下降。2016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14%,仅2016年度全省开工新建改扩建2266所幼儿园;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不断增多,全面改薄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顺利,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招考、高考的政策;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2016年底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基础教育发展参差不齐,城乡差距大,大班额普遍存在,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后,优秀教师缺乏,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突出问题。基础教育常常被人们诟病,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奔波于各种辅导班、自由的时间空间、美好的童年正离孩子们越来越远。身体问题、心理问题时有发生。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如何实现总理所说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平和优质缺一不可,公平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新的定义 ,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系统,对每个孩子不因家庭和地域的原因而受到影响,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优质不仅是知识和成绩,而应使孩子们具有激情和兴趣地学习,如何克服短视现象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回归教育的本源——人之为人的教育,以教育内在的规律办学,以人成长的规律育人,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知行合一、表里如一,融入社会、有家国情怀的、引领和促进各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人才?毛杰谈了三点建议。

加大经费投入 补好基础教育四块短板

一是希望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保障的力度,着力补好基础教育四块短板:一要补好学前教育这个教育体系短板。近年来,尽管入园率大幅提升,但是普及质量不高,教师队伍薄弱,财政保障水平低,「上公办园难,上优质民办园贵」问题依然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人生起点的公平,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议国家高度关注二孩政策实施后新生人口增长的新趋势和群众对普惠优质学前教育的强烈诉求,督促各地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扩充资源,提升办园质量。同时,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法》,以法律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要补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这个区域发展短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教育弱」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而且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因此,建议国家对农村教育人口大省给予更多关注,加大对我省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基础薄弱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建议中央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专项资金,同时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建议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乡镇以下的寄宿制学校、中心小学新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并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具。同时,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优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按规定为农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扩大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范围。目前在集中连片特困县对农村教师进行了生活补助,还有其它地方的农村教师条件都很艰苦,建议逐步复盖到广大农村教师。

三要补好经费保障短板。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索建立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保障公办园正常运转,建立奖补机制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化解普通高中债务。

四要补好教育信息化即网络全复盖这块短板,通过网络平台建设,真正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优秀课程的城乡共享,把此作为提升贫困落后地区教育质量的弥补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鼓励特色学校发展 增强教学趣味性

二是国家出台政策,促进育人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变革。我们可喜地看到教育部在2016年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有了框架,如何出台积极有效可操作可落实的培养方式、课程方案、考量办法,是当务之急,如何真正促进育人模式的转型,核心素养的达成。

出口决定入口,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如何通过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包括高考改革,中考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包括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绿色评价体系等的实施,改变现状。

加大学校投入,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对学校开放,逐步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断加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力度,促使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发展。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让每类学校都注重内涵、特色与质量,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获,基础教育学校一定要为孩子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品格、方法、习惯、态度、思维的基础。

政策保障 优秀人才终生从教

三是国家出台政策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教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影响力深远而不可逆转。教师的品德、素养、能力、水平影响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应该由人群中最优秀的人才担此大任。「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名校靠名师支撑,教育行业尤其需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众所周知,教师是劳力更劳心的职业,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极其辛苦,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到学校教书育人中去。只有国家出台政策,提高教师待遇,打破教师编制不足,待遇偏低,唯论文评职称等不重实绩的瓶颈,才能真正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提高育人质量。也才能真正让老师潜心钻研,投身教学,而不是分身于各种培训机构和辅导班。校以师名,教以师传,优秀人才从教才能孕育优秀教师群体,才能诞生教育家型的校长和老师,才能真正推进教育的绿色、健康、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校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东方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