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国内出生体重最轻最小超早产儿女婴奇迹存活

2017-04-19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记者 郭若溪 深圳报道)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孕23周,出生时只有480克,身长仅28cm的婴儿,顽强的活了下来。2016年10月21日,这位名叫陈早早的女婴提前3个多月离开了妈妈温暖的子宫,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成为目前国内出生体重最低的超早产儿。19日,在长达近5个月的精心治疗下,早早的体重稳步增至3100克,身长46.5cm,达到了出生的平均体重,纠正月龄2个月,体温正常,呼吸稳定,吃奶好,大小便无异常,可以顺利出院了。

早早的父母感谢院方 记者 郭若溪摄

早早的父母感谢院方 记者 郭若溪摄

19日上午,深圳妇幼保健院院长姚吉龙一行人来到新生儿科。陈先生夫妇抱着孩子与医护人员合影,「很开心,感谢医院。」陈先生说,孩子出生后医生都不敢跟我们说体重。我和妻子态度很坚决,一定要全力拯救孩子生命。「这么多个月以来,心里也很惶恐,这种情绪持续了一两个月,一度非常担心接到医院的电话。有位医生告诉我,很多家长往往低估了早产儿的生存率,高估了孩子后遗症的可能性。」陈先生说这句话给了他们很多信心。

「给女儿起小名叫早早,就是希望她长大后能记住这个特殊的经历。最大的感受是,任何生命都来之不易。」陈先生说,想跟有同样经历的早产儿家庭呼吁,一定有信心,要坚持下去。

双胞姐妹幸运存活

据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介绍,陈太太怀有双胞胎女婴,入院时阴道大量流血,于是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手术。早早的姐姐因为消化道出血,早期并发症影响未能存活。早早出生后体重也仅有480克,皮肤呈胶冻状,各个脏器发育均极不成熟无法正常呼吸,面色发绀,心率仅为正常新生儿一半。

为抢救患儿,新生儿科室成立医疗、护理抢救小组,出生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复甦,转入NICU继续治疗,并由杨传忠亲自制定每日治疗计划。「早早刚出生时,整个皮肤都是透明的,像豆腐一样软,所有的护理都特别小心。「出生前一周最为关键,都是一对一护理,因为这时最容易出现早产儿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病、早产儿低血压、动脉导管开放、呼吸衰竭,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特别是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将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甚至失去抢救意义。」

由于早早的身体器官都发育不成熟,医生只能通过她的脐带持续提供养分,「直径才几毫米的脐带血管里插了好几根导管,看得人很是心疼。」待到早早稍微有一些吞咽能力之后,开始转为一点点餵奶,「最早的奶量只有0.2毫升,每次喝奶前后都要观察胃部情况,稍不注意即可发生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感染的防治贯穿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负责的护士说。

早早出院时体重已达到3100克记者郭若溪摄

早早出院时体重已达到3100克记者郭若溪摄

超早产儿数量年增数倍

「这个孩子是目前国内出生体重最低的超早产儿存活。」院长姚吉龙介绍,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超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极不成熟,生后面临着感染、呼吸、循环、营养、神经系统损伤等诸多的难关,死亡率级致残率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救治难度非常大,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而胎龄小于24周,体重低于500g的超早产儿则发育更不成熟,国内存活率极低,少有救治成功。

姚吉龙表示,在早产儿救治方面,医院每年收治早产儿超过1800人,早产儿抢救存活率达98.9%;孕周小于28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早产儿70~90余人,存活率达84%。2000年出现最早孕周27周的超早产儿出生、2010年提前到26周的婴儿、2014年开始救治24周的婴儿,直到2017年的这位23周的婴儿。


责任编辑:乔一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