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明「处士」墓志现西安 墓主或为明孝宗朝「民间宰相」 

2017-05-21
墓志盖断为两截,但所刻字迹未受损害。(记者 李阳波 摄)

墓志盖断为两截,但所刻字迹未受损害。(记者 李阳波 摄)

墓志铭文记载了王处士生平事迹。(记者 李阳波 摄)

墓志铭文记载了王处士生平事迹。(记者 李阳波 摄)

捐赠人任先生向记者介绍墓志相关情况。(记者 李阳波 摄)

捐赠人任先生向记者介绍墓志相关情况。(记者 李阳波 摄)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 记者 李阳波)记者5月21日从西安唐都新碑林博物馆获悉,日前西安市民任先生向该馆捐赠了一方明代处士墓志,此墓志不仅为研究明代「处士」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墓主人很可能就是明孝宗朝着名的「民间宰相」王处士。而随着对墓志的深入研究,未来也有望解开王处士这段传奇的历史。

古代处士皆为德才之人

据了解,处士是指古时候有德才但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和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隐士从某种概念上同属一类人。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对处士都非常敬重,亦会很在意他们的言行举动。而有些处士有时为了国家天下人民的利益,也会对当朝提出很有影响力的主意,帮助社会的安定。

记者在博物馆看到,该墓志为青石材质,保存完整,墓志盖上刻着「大明故处士王公合葬墓志铭」,志石上刻录着这位王姓明代处士生平事迹。根据墓志铭文记载,王处士「自幼赋性纯蔫,心地清明,读圣贤书,克孝于亲,克友于弟,而诸伯叔间亦皆事之惟厚,乡党宗族咸珍重之」,说明王处士从小心地善良、崇明好学,一生乐善好施,帮助了很多人,十分受乡邻敬重。而就在其于明弘治十六年冬临终前,亦不忘向自己的孙子交代,一定要延续与人为善,勤勉敬业的家风。王处士享年76岁。

为处士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据西安唐都新碑林博物馆创始人李鸿诚介绍,王公去世于明弘治16年,当时正值明孝宗皇帝当政。而根据很多史料记载,当时有一位被称为「民间宰相」的王处士深受明孝宗赏识,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很多朝野之事孝宗都会向他咨询。因此结合正史和野史记载,李鸿诚大胆推测,虽然墓志铭中并未说明此王处士与明孝宗有和具体关系,但墓志主人王处士应该就是明孝宗的民间智囊王处士,这从各个时间节点上基本上都能对上。

据悉,处士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婚配选择、观念信仰承袭以及地域流动分布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这方明代处士墓志对于研究当时「处士」阶层的社会地位、生活风貌以及价值取向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重要发现。


责任编辑:京辰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