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王贵国:减小两地差异 增强港人认同感

2017-06-11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 记者 赵一存 凯雷)1986年,耶鲁大学法哲学博士生王贵国只身前往香港,受聘于着名的孖士打律师行。彼时,香港受英国政府管辖,从内地过去的「新移民」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回顾过去,这位中国着名国际经济法学家、「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颇为感慨,他说:「正是亲历了香港从殖民地到特别行政区的整个历程,才知道它走到今天有多不易。」在他看来,现时的香港虽然遭遇到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但未来必定更加和谐美好。

80年代的中国内地,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相较于同一时期的香港,显得很是落后。「那时的想法很简单,想看看回归前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看看香港的法律制度如何运作,」忆及初至香港的往事,彷彿仍历历在目。王贵国说,彼时的香港,普通话完全没有市场,对于内地人的尊重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着名国际经济法学家、「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王贵国。

中国着名国际经济法学家、「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王贵国。

回归前内地人在港受歧视

「打出租车讲普通话,司机都不理我,讲英文还好,对我也很尊重。后来又去高级商店,一进去服务员就用广东话打招呼,我如果不说话,服务员就认为我是日本人,如果我讲英语,服务员又觉得我可能是台湾人,总之,没有人会认为我是从内地过去的。可是当我说明我确实是内地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觉得不可思议一样,」记忆中这种被人瞧不起的感觉伴随他很久,以至于至今都记忆深刻。

在香港工作一年半之后,王贵国离开香港回到内地,在北京大学做一名教书先生,「那时北大的月薪是90块人民币,跟香港比不了,但我希望以我的所学回国做点贡献。」几年后,王贵国再赴北美,在加拿大卑诗省大学做访问教授。这期间他做出人生重大决定:回归香港。他坦言:「香港的科研条件好,信息量大且快,又能有各种机会和全世界的同行交流,而内地当时校内学者的知识更新速度仍然很慢,跟不上国际的学术动态,出国参加学术交流还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很麻烦。」

扎根香港 崭露头角

在首次赴港之后的第五个年头,王贵国进入香港城市大学教书,此后陆续担任城大法学院院长、香港世贸组织研究中心主席、比较法国际(海牙)科学院香港地区委员会主席、城大司法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在担任城大中国法与比较法讲座教授之时,他是香港在该领域的少数几个权威学者之一,亦是香港唯一的华人法学讲座教授。

「90年代初期的香港回归氛围很浓厚,大家都希望香港能够顺利回归,并积极谋划以后的生活,甚至在单位部门的人事安排上、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在做这种准备,」在王贵国的记忆中,90年代初期至回归之前的香港社会最为和谐包容,不再有歧视。

回归之后香港和谐包容

正是香港这种开放包容、公平自由的社会氛围,在当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王贵国能够以其专业特长、中国背景和国际经验,迅速成为香港公认的专家学者,并一直和内地保持着良好关系。香港回归后,他在北京担任公职之外,还在湖南、浙江等地的高校做特聘教授。20年来,「行走两地」已成为他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在香港生活多年,王贵国认定这里是开放且包容性很强的社会,任何人都能在此生存下来。而他,亦在这里娶妻生子,早已融入其中。如今的香港,在他看来,虽然遭遇到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但「未来必然更加和谐美好。无论如何,都希望中国好。」

王贵国和夫人梁美芬在2015年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上。

王贵国和夫人梁美芬在2015年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上。

「一国两制」婚姻典范 携手筹建「带路」研究院

他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一个在香港土生土长;一个学成归来扎根香港,一个内地求学受教于名师。他们结识于香港,相爱于香港;他们共结连理,被誉为香港学术界「一国两制」的婚姻典范。香港回归,中国崛起,迈向国际。在中国为适应国际国内发展而积极做出各种努力的当下,王贵国和夫人、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往来穿梭,携手筹建首个香港的「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共同为中国的法治进步而努力。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王贵国和梁美芬夫妇就希望利用专业特长为祖国做点事,这个梦想在2016年初终于变成现实,他牵头筹建的专业智库「『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成立,「这是香港首个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机构,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各界有志之士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

事实上,早在2015年7月,夫妇俩就已有了建立研究院的打算。此后机缘巧合获得好友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李鋈麟的大力支持,大家「一拍即合」,梦想最终得以实现,王贵国说:「像走在路上看见好的生果、蔬菜就买回家一样,简单、自然,水到渠成。」研究院作为民间组织,没有任何政府资助,运作起来并不容易,联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专家、筹办研讨会、组织考察团访京等等大小事情,事无钜细,全部都要劳心劳力亲自去做,但王贵国夫妇仍然甘之如饴。

「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一带一路』倡议成功的基石」,对于这项倡议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王贵国指出,随着「一带一路」贸易投资金额和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事领域的纠纷和争端将不断增多,而现有争端解决机制几乎全部掌握在西方手中,这势必危害这项倡议的实施,故此,「是否、何时、如何成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构』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谈及自己的婚姻被誉为香港学术界「一国两制」典范,王贵国哈哈大笑,他说:「两个人觉得好,有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有共同的价值观,很自然就在一起了,这么多年大家相处很愉快。」香港回归廿载,王贵国和梁美芬,穿梭祖国内地和香港,一个是国际经济法学家,一个是中国法律专家,成为两地法治融合的最佳注脚。

中国着名国际经济法学家、「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王贵国接受香港文汇网独家专访。

中国着名国际经济法学家、「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王贵国接受香港文汇网独家专访。

中国依法治国乃顺势而为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是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而在十八大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亦多次提及「依法治国」。王贵国表示,在当前国际治理成为国际大趋势之时,中国坚持法治国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既符合国内的需要,亦符合国际形势的发展,「非常必要」。对于两地法律交流合作,他认为,内地企业若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打好官司,香港律师可以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

「依法治国和国际治理要结合起来看,」他认为,一方面,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法律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小,计划取代法律成为经济活动的纽带。而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经济纽带则是靠法律来维系。目前来看,欧美、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际社会主要的国家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这本身就要求提高法律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国不推崇法律是不行的,不仅会违反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且相较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就显得极为不和谐。

另一方面,法治社会首先要有法律,然后执行法律,并且要有效地正确执行法律。当前国际上有个大的趋势,「国际治理」,即国际条约、国际规范、国际组织等对主权国家的影响。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坚持依法治国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上谈法治,在国内也一样要谈法治,」在王贵国看来,中国的依法治国既有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亦有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中国在国际治理中才能发挥一个大国的作用。

对于内地和香港在法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他认为,内地企业若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打好官司,香港律师可以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因为香港律师的英文水平、国际视野,特别是法庭的经验,整体优于内地的同行,「两地在法律领域的互补,仍将持续多年。」

寄语香港:期待未来30年互相信任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王贵国寄语香港,希望香港与内地在未来30年中越来越和谐,「两地应该有更多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直至达到相互信任。」他表示,过去20年来,基本法在香港得以成功实施,「一国两制」让香港与内地在经贸、教育等多个方面受益良多。不过,香港的法治近年遭遇诸多挑战,非法「佔中」、「港独」之祸等等,这在王贵国看来,是过去香港一直强调「两制」,未有顾忌「一国」内涵。

「回归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一国』的内容逐渐缩小,『两制』的事实却在不断扩大,大家都没有认真地审视和思考,『一国』有什么内涵?」王贵国举例说,在美国,想要宣誓加入美国国籍之前,会先拿到一个小册子,读完要回答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效忠的问题,可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上,除了能证明自己是中国人之外,看不到是否还有应尽的义务或责任。

王贵国认为,香港社会当前对内地怨气较大。一方面,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导致香港人的优越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两地在文化上、习惯上的诸多差异导致香港民众无法适应内地人湧入香港。第三,香港人往内地「走水货」,弄一个小店,专门僱人像蚂蚁搬砖一样往内地带东西,给周围居民带去诸多不便。如此这些问题,再由一些政治人物和媒体挑动,就逐渐地转化成政治问题,最后导致两地对立,以及香港社会出现诸多问题。

「要减小两地的差异,增强港人的认同感,」王贵国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要在政策上强调「一国两制」,要尊重「一国」,并说清楚「两制」怎么做,这个大政方针坚决不可以改变。小处则是两地都未有做到的一些细节,比如,香港人也是中国人,但中国人到了内地却不能享受相同的待遇,当下,就不可以当兵、不可以考公务员等等。

大儿子(右二)获跆拳道比赛冠军,一家人合影留念。

大儿子(右二)获跆拳道比赛冠军,一家人合影留念。

王贵国简介

王贵国,男,现任「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香港)院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学者,美国杜兰大学国际法与比较法讲座教授,香港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主席,比较法国际(海牙)科学院香港地区委员会主席、名誉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前院长,香港城市大学司法教育与研究中心前主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

他具有二十余年的仲裁实践经验,系1949年后第一位取得耶鲁大学法哲学博士的中国内地学者。作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联合国培训与科研研究所奖学金的学者,于1980年赴联合国国际法院、海牙国际法学院、联合国法律部和世界银行法律部等机构学习考察。2010年,他作为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的特别讲师,做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对各成员法律制度之影响」的系列讲座。

王贵国在国内外着名出版社出版的专着和着作达20余部,其于1987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法律秩序》,是中国内地最早的研究关贸总协定的专着之一。

责任编辑:京辰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