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港深借科技金融合作增湾区竞争力

2017-06-23
■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22日在深圳开幕,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

■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22日在深圳开幕,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

【文汇网讯】 (记者 李望贤 深圳报道)由全国港澳研究会、前海管理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22日在深圳开幕。论坛围绕「深港合作,共创未来」主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多名与会嘉宾指出,当前国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港两地应该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领域的合作,携手大湾区其他城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湾区。

全国政协副主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仇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等深港政商学研各界代表共400余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董建华表示,回顾深港合作的历程,除了地理相近、人文互通、产业互补等条件外,在「一国」框架下,充分发挥「两制」的各自优势、加强制度设计上的合作与创新,是两地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更坚定了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深港金融+科技的合作有望承担更核心的角色。深圳近年来在科研和产业创新方面发展速度惊人,拥有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而香港金融实力更胜一筹,通过深港合作,香港需要吸收内地的动能和活力,深圳可以借鉴和吸纳香港的经验和规范,最终,深港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才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同时,粤港澳互补性强,有蚑悁h的利益交汇点和共同点,合作应当成为彼此最重要的战略方向和选择。深港两地尤其需要携手深入拓展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合力推动深港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与湾区内其他城市和地区一起,携手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新湾区。

徐泽:从国家层面高度通盘谋划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指出,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和路径,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要实现的重要局部目标。只有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和全局上通盘谋划和协调推进,充分挖掘和释放粤港澳三方各具的优势,形成合力,大湾区建设才能早见效、见实效。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粤港澳三方互相学习、创新发展、提升优势、强化功能,进一步增强「走出去」能量的过程。

港府倡与前海创新合作机制

据悉,前海作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深港合作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突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介绍,截至上月,在前海蛇口片区注册的港资企业达4,564家,注册资本近3,9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内地港资企业最密集、效益最好的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这项国家层面的规划中,香港可以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并可以作为双向开放的平台,特别与前海可进一步探讨共同设立创新合作交流机制,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范畴探索合作新空间,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港高校科交会试水 借力内地转化成果

历时3天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22日在广东惠州开幕,来自国内外的300多所高校,携1万多个最新科研项目与会。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城市大学等多间香港高校,亦有近40个成熟科研项目,在此次展会「试水」。受访高校表示,香港高校拥有亚洲乃至世界顶尖科研实力,借助内地市场促科研成果落地,将是未来重要方向。

交易会围绕10高端技术

以「跨越产学鸿沟,携手创新共赢」为主题的首届科交会,共有300多家国内外高校及3,000家企业参会。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内地高等院校的科研正常化以来最大规模科研成果展示和对接会。科交会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微电子、大数据与通讯、海洋科学与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精准医疗、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人工智能等10大领域,进行项目展览、主题论坛和成果交易。

其中,推动成果交易是本届科交会的重中之重。3天会期内,有多达1,500个项目重点展示,500项应用技术成果进行发布。与此同时,周琪、丁文江、刘韵洁等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来「撑场」,并就相关技术做主题报告。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科交会时也透露,目前,内地高校约有90余万科研人员,他们承担一半以上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三大科技奖获奖项目中,佔比近七成。但到目前为止,内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0%,与欧美发达国家80%左右的转化率,有茈角j差距。近年,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呼声高涨,教育部亦为此专门发布相关实施意见。

港硬件不足 科研难落地

来自香港高校的参展项目受到关注。记者巡馆发现,仅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浸会大学三所高校的参展项目就接近40项,囊括精准医疗、智能装备、海洋科学与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环保、大数据与通讯等多个研究领域。浸会大学知识转移处高级主任吴家豪告诉记者,浸会大学共有8个项目参展,相信通过与内地同行及企业广泛接触,希望促进科研项目的落地。

香港中文大学更带来21个最新科研成果。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说:「香港高校拥有世界顶尖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实力,然而,由于香港制造企业少、市场规模不大等问题,同样存在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不少香港高校已意识到该问题,纷纷加强与内地业界合作交流。这两年,黄锦辉每年要赴内地交流数十次,与同行交流,并走访企业。

「内地与香港高校间的合作日趋频密,但目前合作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林煌权说,相信随茯袺魒謈饡囓顗漫鲩P,香港科研成果在内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两地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先携手「走出去」,很快会有很大进展。


责任编辑:乔一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