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蛟龙」号返回青岛 科考圆满结束

2017-06-23

【文汇网讯】 据中新社报道,历时138天,航行18302海里,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号船6月23日顺利返回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标志着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顺利结束。

23日早晨,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号船停靠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在这里举行的欢迎「向阳红09」号船凯旋的简短仪式上说。

据介绍,本航次三个航段「蛟龙」号累计下潜30次,常规调查75个站位,足迹遍布西北印度洋、中国南海、西北太平洋,作业地形涵盖海山、热液、海沟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共计23家单位156人参航。

「蛟龙」号在本航次发挥了其灵活机动、高精确定位的技术优势,实现了长距离、大深度、高密度等海底观测航行作业。

其中,本航次第一航段在作业危险度最高的海域——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热液区进行了11次下潜,海底热液温度超过300℃,「蛟龙」号多次有惊无险地与热液喷口和耸立的黑烟囱「亲密接触」,充分验证了其在复杂海底地形环境下各系统性能和悬停取样作业能力。

第二航段在南海进行了最密集的下潜作业,15天开展了9次下潜,海底作业时间平均为6.5小时,其中3次为连续背靠背下潜,海底水平航行超过7000米,垂向航行超过400米,充分验证了「蛟龙」号海底长时间、长距离、大落差连续下潜作业能力。

第三航段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进行了10次大深度下潜,其中7次水深超过6000米,充分验证了「蛟龙」号连续大深度作业能力。尤其是「蛟龙」号144潜次在马里亚纳海沟6300米深度搜寻并回收122潜次布放的气密性保压采水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时隔一年在6000米深海底对科学仪器的定点搜寻与回收,充分证明了「蛟龙」号高精度定位及其定点作业能力。

「蛟龙」号本航次的表现,验证了潜水器稳定的下潜技术状态和可靠的系统设备性能,为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

第二批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全面参与本航次下潜,并完成两轮独立主驾驶操作,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既定下潜作业任务,充分说明了中国第二批潜航员已经具备独立驾驶潜水器的能力,对中国未来潜航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海洋局官员表示,中国大洋38航次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的最后一个航次,38航次的圆满完成,也标志着「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海上调查工作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Cancan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