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特稿丨黄埔同学会长为什么点赞这位黄埔后代?

2017-07-13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记者 卢冶、凯雷 实习记者张子雯、左瑞帅 吉林、北京报道)在第十一届黄埔论坛晚宴上,记者看到这特别一幕: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向黄埔四期生彭士量将军之孙彭凯伸出大拇指点赞。记者立即摁下快门记录下这个瞬间,但为什么时值七七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周年之际,林上元会长会「突然」点赞一位黄埔后代,这背后有何缘由?

林上元点赞。(左一:黄埔六期生臧克家之女郑苏伊;左二:黄埔同学会秘书长孙凌雁;左三:黄埔军校十八期生、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右一:黄埔四期生彭士量将军之孙彭凯;右二:黄埔军校同学会副秘书长郝一峰)本网记者凯雷摄

林上元点赞。(左一:黄埔六期生臧克家之女郑苏伊;左二:黄埔同学会秘书长孙凌雁;左三:黄埔军校十八期生、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右一:黄埔四期生彭士量将军之孙彭凯;右二:黄埔军校同学会副秘书长郝一峰)本网记者凯雷摄

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但当一张图片浓缩蚞史、当下与未来丰富的信息时,那就不得不通过文字来呈现与说明 。美联社第一任社长M.E.斯通在1898年提出,一则信息至少要具备when(何时)、where(何地)、 who (何人)、what(何事)和 why (何故) 、how(如何),才能完整呈现事实本身。我们在长春、在北京和林上元会长、黄埔后代彭凯、抗战史专家丘智贤交谈,为这一个「突然」的点赞,追踪多地还原这幕后的故事——牵动历史与人心,彰显牺牲精神与黄埔传承,两封黄埔将领彭士量的家书,令人久久感动。我们尽可能用五个w一个h来简洁还原这指向未来的精神与传承。

WHEN-时间:抗战期间的黄埔精神

第十一届黄埔论坛的召开,正值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黄埔精神、抗战精神正在这一历史时刻有茬戋j烈的共振。正如林上元会长所言,国共两党20多万黄埔师生参战,以生命和鲜血淬鍊出「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在会上吁两岸黄埔合力反「独」促统。记者卢冶摄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在会上吁两岸黄埔合力反「独」促统。记者卢冶摄


回溯抗战年代,林上元会长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生与黄埔四期生彭士量同在第73军,虽然参加了不少的战役,但未能与彭将军同场杀敌,彭士量亲临前线、与日军殊死搏斗战死沙场的事迹却激励茠L上元等黄埔师生奋战在抗战第一线。

WHERE-地点:黄埔论坛 反「独」促统

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第十一届黄埔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此次论坛以「凝聚民族魂,共圆中国梦」为主题,有来自香港、台湾、澳门、洛杉矶、泰国等地区和中国大陆共计百余名黄埔同学会会员及黄埔亲属参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的林上元致辞,包括黄埔四期生彭士量之孙彭凯在内的海内外黄埔同学、黄埔亲属等超二百人与会。

东北,更是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地方,十四年的抗战史,正是国共两军并肩协同作战的历史。黄埔后代徐小岩中将、陈知庶将军、陈正烈将军与来自海外的将领并共同向抗战英雄杨靖宇纪念碑献上花篮,这亦显示两岸对十四年抗战史的共识体认,反「独」促统,不分两岸,不分党派全体中国人的共同责任。

WHAT-林上元为彭士量将军点赞

黄埔军校师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爱国革命、不畏牺牲的黄埔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埔精神实质是以爱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和黄埔人不畏牺牲誓死捍衞国家尊严、维护国家不受外来侵略的坚强信念,示范、推动茠懋|进步和带动社会前行。

论坛上,林会长指荈岳H四期生彭士量的孙子彭凯对黄埔同学会秘书长孙凌雁和副秘书长郝一峰说:「他的祖父和我在同一个部队,都是73军的,他祖父在常德会战中牺牲了,非常了不起,我们都很敬佩他。」说完林上元会长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这也就是本报记者抓拍这张图片所展现的这个珍贵的瞬间。

回溯历史,彭士量将军辖下军队的不屈作战精神更震慑日军。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在报道彭士量的事迹时,引用了日军电台对暂5师评价的一句话:「暂5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

WHO-彭士量:大丈夫为国尽忠,此何恨焉

出席本次黄埔论坛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生,而彭凯的祖父彭士量将军,是在抗战中亲临前线、与日军殊死搏斗战死沙场的着名爱国将领之一。林上元与彭士量曾在同一个部队。

黄埔先烈彭士量将军哲孙彭凯(左),与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在黄埔论坛喜相逢。凯雷摄

黄埔先烈彭士量将军哲孙彭凯(左),与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在黄埔论坛喜相逢。凯雷摄

彭士量,号秋湖,湖南浏阳人,生于1904年8月5日。1926年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潮的影响,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在黄埔精神的熏陶下,彭士量更具有革命军人的刚毅和果断。在八一南昌起义、东征北伐战争、上海、山西忻口、台儿庄、武汉、长沙等战役以及鄂西会战、湘北会战中表现出英勇善战,胆识过人的特质。在茼W的武汉保衞战中,因指挥有方、重创日寇受奖,获授予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并受到宋庆龄女士的嘉奖。

1943年冬常德会战爆发,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湖南石门,73军师长彭士量奉命赴石门县城阻敌,彭士量亲临前线与日军拼搏,在日军以十万精锐部队,配合大批飞机、重炮、毒气的合围进攻下,不屈作战。1943年11月13日拂晓,日军猛攻大尖山,守军艰难支持之际,跟随彭士量将军保衞石门的抗战老兵郑相邦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时回忆说:「忽见彭士量亲自督战,振臂高呼『不能让敌人进来一步!』官兵精神倍增,无不奋勇争先,阵前弃尸山积,将来犯之敌歼灭过半」。

1943年11月15日,在湖南石门与来犯日军进行艰苦的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9岁,是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深受重伤的彭士量在弥留之际,他对副师长和官兵们说:「大丈夫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此何恨焉!」

WHY-彭士量的两封遗书 爱家爱国 不辱国命

彭士量将军身上集中体现了黄埔精神与抗日精神: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爱家爱国,嘱望传承,他书写下的两封遗书更令人动容。

彭士量是在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在收殓彭将军的遗骸时,发现了遗嘱两份,其中一份写到:「馀献身革命念年馀兹,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党国,兹奉令守备石门任务艰巨,当与我全体官兵同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歼灭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唯望我全体官兵服从副师长指挥,继续杀敌,达成任务。」

而另一份是写给妻子王苏政的:「馀廉洁自守,不事产业,望馀妻刻苦自持,节俭以活,善侍翁姑, 抚育儿女,俾余子女得以教养成材,以继馀志。」

短短两封遗嘱生动诠释了一位黄埔人为祖国,不惧牺牲,随时献身的伟大黄埔精神,同时也彰显了黄埔将领清廉自持,严格律己的军官风范。他率领军队、用生命掩护全军安全撤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衞了国家的神圣领土,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抗战必胜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台湾陆军军官学校史政顾问、抗战史专家丘智贤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常德会战前后,中国正参与开罗会议,军事战场攸关中国的外交战场与战后国际地位,开罗会议收复东北、台湾澎湖的成就,完全是以彭士量将军等官兵的牺牲,一点一滴取得的。丘智贤说:「彭将军此前参与鄂西会战后,总结报告称:「战场上的成败,取决于『最后五分钟』,困难危急时,监督命令实施尤为重要」充分体现他作为革命军人,不畏艰苦、不避牺牲的黄埔精神,后果然慷慨捐生,不辱国命,抗战期间的黄埔师生,以如此的气概面对日军,因此日方屡屡在报告中称讚黄埔毕业的军官表现英勇顽强,我们也应效法彭将军的精神,坚持信念,果敢出击。」

谈到祖父彭士量和黄埔精神时,彭凯激动地说:「八十年前那场抵抗外辱的战争,让无数中国英烈前赴后继,我的祖父彭士量便是其中之一。他是黄埔四期生,是常德会战中阵亡的第一位师长,年三十九岁。『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不畏牺牲』是黄埔的精髓。他做到了!正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牺牲精神,使得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胜利。『不忘历史,不怕牺牲』是我们应该传承的。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的今天,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全民族一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让那悲壮的历史重演,记住先烈是对他们最大的感恩。」


责任编辑:张晴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