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中企香港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受阻

2017-07-28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记者 毛丽娟)从2011年到2016年,中资企业在香港购买物业以投资整层、整栋楼为主,到2016年2季度开始,中资投资香港写字楼步伐放缓,但中资开发商参与香港土地市场拍卖则更加火热。高力国际香港研究部董事石峰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地资金外流管制导致中资企业在香港进行大规模房地产项目投资的情况得到抑制,而资金充裕、负利息环境、供应不足以及刚需持续则令到内地开发商看到香港楼市的机遇。

从2011年到2016年,先后了高银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寿集团、恒大地产集团、光大控股、祥祺集团等内地企业在香港购买整栋写字楼。而去年下半年,内地监管层加强资金外流管制以来,中资企业在香港进行大规模房地产项目投资的情况得到抑制。

石峰分析,除了外汇管制的原因,香港甲级写字楼供应稀缺也是中资企业在港投资大规模房地产项目的原因,因中资企业普遍看中中环、金钟等门面耀眼、又能够在维多利亚港呈现灯光秀的甲级写字楼,而这些区域的写字楼多是被长江实业、新鸿基等香港地产企业持有并只租不售,故每放出一栋写字楼售卖,市面上都会遭遇中资企业争抢。此外,中环的甲级写字楼运营商为了保持香港的国际特色,一般也要求不能整栋楼租给中资公司、中资的承租面积不能超过40%。

香港一不愿具名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近两年来,因为中环、金钟等地写字楼供不应求,一些中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上环等区域,他手里就在做一宗上环老旧写字楼翻新的案子,已有中资企业提前预订。

石峰介绍,中资企业的写字楼需求开始转移到九龙、红磡、湾仔、甚至香港观塘、香港鰂鱼涌、黄竹坑等地铁便利处。他判断,「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将于未来十年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料长远看,无论是写字楼还是住宅都还是有上升空间的。他指,有限的土地面积阻碍香港未来发展,因此,香港应投放更多资源于基建项目、发展新型商业区、建设科学园、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以容纳未来不同行业的发展需求。

内地投资者逐渐转向住宅土地市场

虽然香港在过去20年经历多次经济衰退及外围动荡,但楼价不单扭转了「亚洲金融风暴「」和」沙士」期间下滑的局面,更于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

石峰表示,虽然香港楼价负担能力持续高企,但整体楼市比1997年更加稳健,因为现今需求主要由用家主导。于2017年第一季,购入少于24个月之物业的转售交易数量维持低位,占同期总交易量的0.7%。相比楼宇印花税尚未生效前的2010年1月至11月,此类交易平均每月达到2660宗,占每月总交易量的20.0%。

数据显示,香港的楼价由2003年7月从谷底反弹,至2017年4月期间大幅回升460%。

根据高力国际的统计,内地投资者在香港房地产投资持续升温,香港有望取代纽约成为最热门投资城市。本年度内香港六块住宅用地当中的五块均被内地开发商收入囊中,价值共计402.2亿港币。

石峰分析,内地开发商开始热衷香港地块开发主要有3个原因:其一是投入产出比的考量,香港依然是个透明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市场,在内地收紧地产政策的前提下,开发一块虽然不大的香港地块也可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其二是品牌效应,香港国际市场特色有助这些房企「走出去」;第三是资产配置的需要。


责任编辑:张晴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