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70载执教:「一个还能战斗的老兵」

2017-07-30

【文汇网讯】 6月25日上午,「财政学科建设与发展暨庆祝邓子基教授从教70周年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95岁高龄的邓子基教授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风范卓着。

在座谈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受财政部、中国财政学会委讬,向邓子基颁发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刘尚希表示,邓子基是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国家分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邓子基为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对此,邓子基看得很淡,从不以权威自诩,而是将自己放在普通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来看待。他虚怀若谷,自喻为「一个还能战斗的老兵」。

治学为师:开拓创新

作为我国早期财政学博士生导师,邓子基在厦门大学从教70年。在他的教学生涯里,他潜心求索学术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研究领域,填补了诸多空白,并且在学科建设上倾心、竭力,在教书育人上教泽绵长、桃李芬芳。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邓子基治学为师的显着特点。

他提出了财政本质论与模式论、财政四要素论、财政四职能论,以及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一体两翼、一体五重等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填补了国内财政学科的若干空白。

他一直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教学出人才必须建立在科研出成果的基础上,而培养人才首先要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子基就担任《社会主义财政学》总编纂小组组长。从1984年撰写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若干问题》到后来的《财政学原理》《美国加拿大税制改革比较研究》《财政金融政策与宏观调控》等。一直以来,邓子基与时俱进,先后主编出版不同版本的《财政学》。

对于邓子基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他培养的博士、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处长刘瑞杰深有体会。他介绍说,他们将老师的治学态度、观点与方法主要概括为:一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先坚持后发展,重在「发展论」,既反对「僵化论」,又反对「过时论」;二是他对待西方的东西,主张学习、分析、批判、吸收,重在「消化论」,既反对「排斥论」,又反对「照搬论」;三是他对待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走两个极端。从中国国情出发,

从现象到本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

「在邓子基教授身上,体现了坚守真理和与时俱进的崇高品质。他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坚持马列主义,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刘瑞杰表示,正是遵照老师的教诲,他一直以来努力学习财政经济理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理念。

重大建树:学科建设

为财政学科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邓子基一生最重大的建树。

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在当时的院系调整中,厦门大学财经学院的财政金融专业被取消。1972年秋,厦门大学开始复办这个专业,其中,邓子基起到了主要作用。此后他一直作为财政金融专业(以后叫做财政学专业)的总学术带头人,在厦门大学财政学科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一直到后来金融专业学科的发展、经济学院的创建以及学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大,无不倾注了邓子基的心血和努力。而在成就上,厦门大学的财政学和金融学先后拥有了博士点和硕士点,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称号。

邓子基还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为了财金系的发展,从科研项目的申请到系列教材的编辑出版,从新学科的创立到师资队伍的培养,邓子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过多年的辛勤培育,财金系形成一支梯队完备、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

他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的思路、建议、观点和想法,一直在厦门大学财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财政学科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厦门大学财政学科的长盛不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到目前为止,邓子基精心培养了108位博士,他们分别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邓子基经常谆谆教导学生:「人各有志,人贵有志,开拓刻苦,严谨求是,坚持不渝,必有成就。」在座谈会上,邓子基鼓励年轻一辈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并强调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同时教导学生要爱党爱国爱校,为推进祖国建设储备知识,添砖加瓦。

正如他自己所言:「教书是我最喜欢的职业,也是最为高尚的职业。」邓子基是学生们的良师。「邓老师的教学授课方式别具一格,不仅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理论性强,而且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环环紧扣、易学易记易懂,不仅旁征博引、恰到好处,而且幽默诙谐、寓教于乐。」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说,听邓老师讲课不觉得是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学识滋补。这种感觉真的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邓子基更是学生们心中的益友。尽管是一代大家,但从不摆架子。他总是十分谦虚,乐于倾听和接受不同意见,回应各方质疑,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财政理论。

对学生的关爱造就了他「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果」的教学理念。师恩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邓子基不仅在学习上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还在生活等多方面指导、帮助学生的成长,用「爱生如子」来形容恰如其分。

他对学生倾注了犹如长辈般的无私的爱,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带过的每一个学生。「我和学生一向感情很好,之前我把学生当作亲子女一样对待。现在培养的学生,应该当孙子、孙女了。」邓子基慈祥地笑着。在他看来,要培养好、服务好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人生指导。

当年学生们毕业分配,找工作,找住房,甚至谈对象,结婚生子……邓子基都放在心上。刘瑞杰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邓子基的一个学生毕业后留校,要结婚时却苦于没有住房。邓子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找到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他们争取到一间12平米的房子。同时,邓子基教授作为主婚人在这个小巢为他们操办了简朴又十分热闹的婚礼。邓子基这样爱生如子的故事,不胜枚举。

躬耕教坛终不悔,硕果盈枝春满园。

邓子基的人格魅力、思想张力和生命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财政人为理想而奋斗。

来源:中国会计报

责任编辑:朵朵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