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专题|两岸四地专家学者体验冰城建设和文化氛围

2017-08-25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记者于海江、实习记者吴千 哈尔滨报道)22日,为期三天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哈尔滨启幕。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80余位专家学者在哈尔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同时,前往萧红故居、伏尔加庄园、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等独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历史、建筑的传承地体验龙江独有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交流团参观萧红纪念馆。记者于海江摄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交流团参观萧红纪念馆。记者于海江摄

萧红故居 点赞龙江保护名人遗存

22日,在当日会议结束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交流团前往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中国着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游览和参观了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

在萧红纪念馆里,交流团听取了萧红人生经历的讲解,观看了陈列的萧红着作、遗物、各个时期的照片等实物资料,并对她31年的传奇人生有了更为丰满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专家学者交流团在萧红故居中的萧红雕像前拍照留念。实习记者吴千摄

专家学者交流团在萧红故居中的萧红雕像前拍照留念。实习记者吴千摄

中国书协香港分会主席施子清表示,萧红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她在当年的国难时期受了很多的苦,她的漂泊和成就令人感慨。

「人生经历是很宝贵的,在这里了解到了她很多小时候的故事,对她的成长过程也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对她本人也多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香港亚洲演艺研究艺术总监毛俊辉说,萧红写的《生死场》我读过,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特别喜欢,而且香港人大多认识萧红,她的很多作品也被文学爱好者所关注。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泽珣。记者于海江摄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泽珣。记者于海江摄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泽珣表示,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做的很好,体现了对本土培养和成长的作家的重视,整体规划的很不错,能够体现出对人文和文化的重视,而且并不是为了旅游而做这件事,而是很好的保留了本地的人文财富。

港人冰城观香港摄影作品展 消失的老街景引围观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摄影家作品展览在哈尔滨展出。实习记者吴千摄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摄影家作品展览在哈尔滨展出。实习记者吴千摄

2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黑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摄影家作品展览」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彼得洛夫艺术宫隆重展出。

该摄影展作为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参会的两岸四地学者尤其是香港专家对该展览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专家学者交流团观赏摄影作品。实习记者吴千摄

专家学者交流团观赏摄影作品。实习记者吴千摄

活动中,据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香港中国摄影家交流协会秘书长彭邦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了94位香港摄影师的100副摄影作品。分别显示了香港回归20周年的建设成就,市民的精神风貌以及庆祝回归的历史时刻。此外,还有香港民俗活动、老建筑、老景观以及一些香港自然生态的照片。

消失的老街景照片引港人围观。实习记者吴千摄

消失的老街景照片引港人围观。实习记者吴千摄

「这张照片里的报摊我好熟悉,在我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在都没有这样的报摊了,里面售卖的报纸也大多都没有了。」香港亚洲演艺研究艺术总监毛俊辉感慨地说,「在哈尔滨看到香港的摄影展真是特别开心,很兴奋。没想到香港人跑到哈尔滨看香港的摄影展,太有趣了。」

同时,香港一新美术馆总监杨春棠也表示,这个报摊是60年代时的景象,消失了好多年了,没想到这么多年后能在哈尔滨看到这样的照片,这真的是一种缘分。

体验金源文化 促龙省博物馆事业发展

24日,交流团前往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观访。

专家学者交流团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实习记者吴千摄

专家学者交流团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实习记者吴千摄

据了解,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展示金源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它集中展示了金朝从1115年建国至1153年迁都38年间的金上京地区的历史沿革及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交流团先后参观了金上京发展历程展厅、经济文化展厅、金源文化艺术展厅和金代铜镜专题展厅等,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民族特征进行了深入了解。

台湾诗人、作家、媒体工作者罗智成对金代历史文化颇感兴趣。实习记者吴千摄

台湾诗人、作家、媒体工作者罗智成对金代历史文化颇感兴趣。实习记者吴千摄

「金代的历史在小时候有背书,但只是很抽象的知识,这里展出的一些实物令我对金代的想像更为具体了,让知识变得丰满和形象了,也增加了很多亲切感。」台湾诗人、作家、媒体工作者罗智成说,展馆里展出文物还比较有限,而且博物馆还可以透过合理的想像把历史视觉化,通过服装、建筑以及虚拟场景等来增强观众的感官以及时空的体验。

此外,在哈尔滨期间,交流团成员还自由游览了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大剧院等独聚哈尔滨特色的地方,对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有了充分的体会。

专家学者观看展览。实习记者吴千摄

专家学者观看展览。实习记者吴千摄

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刘国松表示,上次来黑龙江是上个世纪80年代,这次再来发现变化太大了,道路宽了,高楼都起来了,整个城市非常繁华。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称,这是第二次来哈尔滨,通过几天的观访,对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触较深。「这里很好的保护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也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城市氛围,从城市建设中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程度。」


责任编辑:梁潇潇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