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林郑:首置上车盘料更平更多限制

2017-09-07
■林郑月娥 (左二) 出席第六届亚太区房屋论坛。

■林郑月娥 (左二) 出席第六届亚太区房屋论坛。

【文汇网讯】 (记者 陈文华)房屋政策是现届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特首林郑月娥昨日出席第六届亚太区房屋论坛,并于活动后见记者解释政纲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车盘」资助计划,强调购买对象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并且为首次置业,希望帮助相对较年轻家庭上楼。但她强调,如果定价更相宜,限制亦会更多。她表示,计划不会佔用现有公屋土地,若「土地供应专责小组」认为有必要将私人发展商的农地纳入觅地范围,政府一定会做。

林郑月娥表示,明白香港市民关心房屋问题,她解释政纲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车盘」资助计划,顾名思义购买对象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并且为首次置业,若已购买过居屋或现时拥有物业者不符合购买资格。

林郑:私楼价飇升太厉害

她希望资助计划可帮助相对较年轻家庭,他们读完书正在工作,可能收入不俗,但仍无法即时在私营房屋市场置业,因私营市场楼价实在飇升得太厉害。

林郑月娥表示,有信心购买这类房屋的家庭,随茈L们自己的努力,日后有能力进入私营市场。

她续指,计划提供的只是一个上车盘,无论在面积或在设计、装潢方面都会比较朴实,希望满足年轻家庭首次置业的期望,他们安心后,迟些待家庭状况或收入改善时,又加上政府在私楼供应增加时,便可进入私营市场。

转让细节待施政报告公布

被问及定价及转让方面有无限制,林郑月娥回应需待施政报告公布时才会公布细节。她补充强调,可以想像若定价越是可以负担,限制一定会越多。

她认为,房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个很重大的民生议题,很多人都期望能够安居,从而可以乐业,所以若只当房屋是一个商品,可以透过资产增值在市场买卖,并不能实现政府的功能。

她强调,政府的功能是提供给市民有安居、有置业机会。

被问计划会否佔用现有公屋土地及售价会否与市价挂鈎时,林郑月娥表示,现时长远房屋策略下大概46万个单位还未找到足够土地,所以尽量不会取用在「长策」中已经在规划上属于公屋的土地,另外还包括居屋或绿置居,否则会直接影响公营房屋供应。

她希望找新的土地来源,又指对当日下午召开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首次会议抱有热切期望,会亲自出席部分会议并与委员传达对专责小组工作的期望和要求。

林郑月娥补充,「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会就所有香港土地的来源进行探讨,若在探讨过程中认为私人发展商的农地也是一个可以用的土地来源,政府一定会做。

她又指,在政纲中已提出土地来源不外乎维港以外填海、郊野公园边陲、新界棕地、市区重建,亦包括私人发展商已经拥有的土地,都属土地来源。

■黄远辉及黄泽恩一同会见传媒。香港文汇报记者莫雪芝 摄

■黄远辉及黄泽恩一同会见传媒。香港文汇报记者莫雪芝 摄

土地专组12建议明年谘询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昨日举行首次会议,主席黄远辉表示,专责小组目前综合了12项土地供应建议(见表),预计明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就土地供应选项进行广泛公众谘询,将收集到的意见带回小组内讨论,最快明年第三季尾至第四季初向政府提交报告。他强调,专责小组没有立场和前设,也不会考虑政府立场,会以非常透明和公开的方式进行公众谘询,保证公众意见得到充分聆听,并相信「在阳光底下」,共识不会被扭曲。

专责小组昨日下午在政府总部举行首次会议,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参与了会议的第一部分。会议进行了大约3小时后,黄远辉与专责小组副主席、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黄泽恩一同见传媒。

黄远辉表示,小组会检讨本港未来一段时间的土地需求和供应,假设政府多个新发展区按原订计划落实,本港仍欠最少1,200公顷的土地供应,如果将改善市民居住空间加入考虑,土地短缺问题将会更大。

黄远辉:每月最少开会一次

黄远辉指出,会上主要讨论未来工作方向,小组将会每个月最少开会一次,未来12个月会就目前已掌握的土地供应选项,全面提出补充资料,并带到小组中充分讨论其可行性、落实时间、土地大小和潜力,再铺陈各选项的利弊,给市民公众谘询中深入讨论,会在共识之上提交建议报告。

他表示,专责小组预计明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就土地供应选项进行广泛公众谘询,会在明年7月左右将收集到的意见带回小组内讨论,撰写建议报告,最快明年第三季尾至第四季初提交政府。

黄远辉表示,下次会议讨论土地供应选项,大致可分两大类,分别是善用土地和开拓新土地。他透露,现时综合了12项土地供应建议,包括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早出席房屋论坛时提出的3项建议,包括是否可在维港以外填海、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土地,及棕地兴建房屋。

早前港大学者兼小组委员邹广荣提出的填平大埔的船湾淡水湖建屋、发展军事用地、重置葵青货柜码头等建议,亦包括在内。

无前设立场 任何建议都探讨

黄远辉强调,小组没有前设和立场,也不会考虑政府立场,任何建议都会带到小组内探讨,对不同土地供应选项亦没有分优次,因为不同选项本身因技术问题有不同时间性。

他指出,公众谘询会非常透明和公开进行,意见可以充分发挥和得到聆听,相信「在阳光底下」共识不会被扭曲,又认为公众有智慧,「眼睛都系雪亮」,最终选择权在公众手中。至于如何进行公众谘询和场次等,则有待小组铺排。

被问到会上有否讨论「港人首置上车盘」时,黄远辉指这并非小组应聚焦点,因为土地供应应是宏观,小组不是只找土地兴建住宅单位,亦不会只聚焦发展公营房屋,故会议上未有讨论有关建议。


责任编辑:乔一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