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五年巨变·民生数据 | 全国人均收入超2.3万 年增7.4%

2017-09-27
在贵州省黔东南的小朋友们领取餐盘吃免费「营养午餐」 资料图片

在贵州省黔东南的小朋友们领取餐盘吃免费「营养午餐」 资料图片

【文汇网讯】 十八大期间,内地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21元(人民币,下同),比2012年增加了7311元,年均实际增长7.4%。这其中,农村居民的收入更是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随茪H民群众的荷包鼓了起来,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修脚师月收入翻倍仍不忘做好事、山村村民白手起家办农家乐成功脱贫、上海白领消费提升生活品质……华夏大地上,千千万万个人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不仅获得了更满意的收入,还赢得了更有价值的人生。

修脚女工打拚四年做「股东」

(记者宋伟大连报道)「最近这五年,是企业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收入倍增的五年。」十五年前,怀揣270元(人民币,下同)的高广东从辽宁凤城农村独自一人到大连闯荡。在此,高广东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修脚工,一修就是十五年。「2011年之前,我们一家五口人刚刚能在大连市内租一套40多平米的老房子。」高广东回忆创业初期,底子薄、收入少,全家每月收入仅有一万多元,而这些钱几乎都投到了店面,除日常开销外根本没有结余。

然而,翻天复地的变化就发生在最近这短短五年间。让高广东体会最深的是,政府对小微企业在年检、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这对我们来说就是真金白银的实惠。」现在,高广东不仅买上了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也给父母添置了一套两居室,一家人的月收入更是跃升到近五万元。

生意越做越顺,店面越铺越广,员工也越来越多。48岁的孙丽昕是高广东修脚店的员工之一。2013年入职前,她的月收入不足2000元。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学费、生活费,让原本不宽裕的孙丽昕捉襟见肘。但随茩袑}店越做越红火,一线员工孙丽昕的腰包也跟蚢炊F起来。四年来,孙丽昕的收入翻了近五倍。她甚至还用积蓄投资店面入了股,做上了给自己打工的「小股东」。

高广东的收入上去了,但仍不忘初心。从2005年一个人背茪u具箱为光荣院的老兵义务修脚,到今天组织2000多名志愿者定期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修脚,高广东组织的「孝行义剪」形成了天天有督查、周周有计划、月月有总结的常态化机制。他表示,「孝行义剪不可避免会耽误正常经营的一些收入,正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上去了,所以这种精神收入才显得更加珍贵。」

白领愿花钱 对未来乐观

上海消费者愿意花钱提升生活的品质 资料图片

上海消费者愿意花钱提升生活的品质 资料图片

(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见到胡先生时,他正在上海北外滩一家西餐厅用餐,手边放茪@杯黑啤。胡先生在上海自贸区内一家从事进口豪车报关的民企工作。由于工作勤勉,过去十年他屡有升职,目前年薪10万元(人民币,下同)上下,年终老板还会包一份数万元的花红。

胡先生与父母同住,他算了笔帐,每月税后8000元的收入中,2000元交由父母帮其理财,交通费600元,用于改善伙食的费用约1500元,加之每月约500元的网购费,剩余3000多元基本作为旅游基金。「生活不能让工作绑架,消费不仅要满足对物质的追求,更要满足精神追求。」胡先生坦言,「在父母看来,我花钱有些大手大脚,其实我只是更愿意在自我生活上做些提升」。

胡先生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虽较过去有所放缓,但经济韧性犹存,反映到企业层面就是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有稳定的收入做后盾自然敢于消费」。现时很多上海人的消费观已从「刚需」消费,变为「非刚需」购买;从「基础」购买,到「品质」消费。

中等收入群对经济有信心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对胡先生的消费状况并不意外。他介绍,第二季度上海「中等收入」群体「消费信心指数」报121.8点,较同期「低收入」及「高收入」群体高出15和4.4个百分点。徐教授续称,从调研情况看,消费者对上海经济发展持较乐观心态,并对未来上海经济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持有信心。此外,今年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为5670亿元,首次超越北京,成为中国内地「最能花钱」的城市。

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变得愈发重要。2013至2016年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录47%、48.8%、59.7%和64.6%,呈现「稳中有升」之势。

山村农家乐年收逾十万

彭夏英的农家乐最多一次接待了6桌 大公报记者王逍摄

彭夏英的农家乐最多一次接待了6桌 大公报记者王逍摄

(记者王逍江西报道)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大山深处的神山村是一片世外桃源,修竹、黄桃树等绿植葱茏,修葺一新或竣工不久的民居依山散落,公路绵延至家门口。在村民彭夏英的记忆里,从前这里处处土坯房,交通不便。彭夏英一家因丈夫早年摔残足部,不能干重体力活,日子越过越艰难,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2016年春节前夕,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来到神山村,看望老区人民,并走进彭夏英家,鼓励他们树立脱贫的信心。受此影响,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以此契机,彭夏英带领全家建新房、购置餐具,开办了当地第一家农家乐。她表示,「习总书记在我家坐过的桌_是最受欢迎的,很多游客都要到那里坐坐、拍照,沾一下福气。吃饭的话,一整桌菜下来,不过300元(人民币,下同)。碰到高峰期,我们家里三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客人说不管多晚也愿意等,最多一次接待了6桌客人。」

闲暇之余,彭夏英还开了神山特产小卖部,出售自家制作的果脯、米果子、茶叶、竹篮等。提起下一步的打算,她说:「我们家还新盖了一栋两层的楼房,准备用于民宿。」她表示,现在他们家已经脱贫,年收入超过10万元。她认为,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据统计,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452元,比2012年增长10.7%。对于像彭夏英这样从贫困到脱贫的亲身经历者而言,打赢这场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役,不仅让他们生活显着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也让他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极大改观,对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从数字看大局:凡治国之道 莫先富民

(文/郑曼玲)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慾望。效用可近似视为个人财富,效用和慾望两者落差越小,获得感就越强。这说明,想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执政者需要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希望,让他们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而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解决「分蛋糕」问题,提升民众的经济收入。

应当承认,近些年随茪什篣g济的迅猛发展,城乡收入、地区收入、行业收入等差距亦持续扩大。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若维持旧有分配格局不作改变,则整个社会的割裂分化将不断恶化,惟有坚定不移地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才能最大可能地消弭社会裂痕,减少社会震荡。

改革越是进入「深水区」,便愈加考验改革者的决心与勇气,也最能检验改革者的韧劲与干劲。而人民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试金石」。外界欣喜地看到,重视人民的获得感,正是五年来新一轮改革大潮的鲜明导向。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提高收入的措施让城乡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政府不断推进改革,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简而言之,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注重做好「分蛋糕」改革,促进财富更合理分配。

「凡治国之道,莫先富民」。钱袋子鼓了,获得感就足了。期待未来执政者能继续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打破少数人维护的既得利益格局,将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权力交给人民,把所有收入分配行为置于人民监督之下。而这正是体现公平正义、建设民生政府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刘云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