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故宫馆设计 尊重国宝放首位

2017-10-29
西九管理局举行巡回展览,介绍故宫馆最新设计,并展示设计模型。

西九管理局举行巡回展览,介绍故宫馆最新设计,并展示设计模型。

【文汇网讯】 (记者 曾敏捷 梁少仪)西九文化区香港故宫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正巡回展览,项目设计顾问严迅奇接受《大公报》专访时透露,故宫馆设计理念是要透过现代建筑手法呈现中国文化,他拒绝重复刻板符号,「不会为拉近与北京故宫的建筑而去放几只马、几个门牌」,而是透过用色、布局等细节,渗入不同中国元素,仿似暗藏待发掘的「彩蛋」,而套用他的说话就是「慢慢感受,味道会更好,一眼就看穿没意思」。他认为,故宫馆的主角是北京故宫借出的国宝级展品,故宫馆设计是令人联想到中国传统艺术品,「藏品是国家级的,建筑重点是空间对藏品的充分尊重」。

西九故宫馆最新设计曝光引起关注,外界对其设计有不同演绎,严迅奇昨日出席西九管理局的公开讲座,亲身向公众讲解故宫馆的设计理念,出席者关注故宫馆的功能,以及与西九文化区内的戏曲中心、M+博物馆等建筑的空间关系等等。然而在巡回展览内,普罗大众较关注的是故宫馆的外形设计,并非他们预期的中国味设计。

「故宫馆不是展品」

「有人问为什么不加入故宫建筑元素,其实我是抗拒的。」严迅奇解释,北京故宫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它是无与伦比的,游人去参观,普遍就是为了看故宫的建筑,然后才看展品;香港的故宫馆却不是展品,只是建筑,要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对展品的充分尊重,「我不会为拉近与北京故宫的建筑,而去放几只马、几个门牌。」

「(故宫馆)完全不似北京故宫,我早预料有人会这样说。」有意见认为故宫馆的中国特色不够,严迅奇进一步阐释称,现代建筑精神要体现理性,设计要有功能上和感受上的目的,故宫馆设计不会为了让人觉得与北京故宫建筑有关系,而刻意做一些符号,或重复没意义的外形,否则就有如主题乐园的布景板,「搭建一座西部木屋,让你感觉到了西部,那样是没有什么真正的文化价值,那纯粹是娱乐价值。」

严迅奇的西九故宫馆设计重「感觉」,轻「实物」,其设计意念并不源于任何一种实物,而是讲求中国文化气质的呈现,透过细节设计渗入中国元素。主角是展品,建筑是营造氛围,让游人进入故宫馆后,感觉到是在看中国传统展品,而不是看现代雕塑或摄影展。

「一眼就看穿没意思」

他举例说,故宫馆的米黄色幕墙与深啡色外墙颜色,回应故宫的橙黄色调,幕墙上的坑形纹路,令人联想中国传统建筑的瓦面、花樽或瓷器坑纹。还有博物馆上宽下聚的形态,让人联想中国传统视艺文化;五层三中庭的布局,回应中国建筑空间层层递进、流畅有序的排列。这些细节设计,未必人人看得懂,被问及是否需要强化中国元素设计,严迅奇笑笑说:「有些事物慢慢感受,味道会更好,一眼就看穿没意思」。

谈及设计最大挑战,严迅奇认为是地皮细小,「任何城市做三万平方米(总建筑楼面面积)的博物馆,都不会用这么小一块地」,同时要做到人车分隔、游人可以舒适地、有动力地探索,是有一定挑战性。

严迅奇又提到,他最满意故宫馆的公共空间设计,将北京紫禁城的中轴空间平面递进在西九故宫垂直演绎,他形容中轴线构思是「『砰』一声弹出来」,但困难在于怎样将意念转化为实际设计,例如各层展馆分布、连接不同楼层的扶手电梯等,用了好几个月时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预计明年动工,西九管理局上周起轮流在港九新界举行展览,介绍博物馆最新设计,并展示设计模型。展览本周设于中环海事博物馆,下周末会移师沙田大会堂展览厅举行。

幕墙隔音隔热护瑰宝

香港故宫博物馆外形上宽下聚,设有环保幕墙。项目设计顾问严迅奇解释,故宫馆设计体现现代建筑精神,美观实用兼具,环保幕墙初步构思采用半透明铝板,可以通过改变密度和打光改变博物馆整体外观感觉,营造上轻下重视觉效果,功能上可以隔音和隔热,减少传热对展览厅温度的影响,更好地保护珍贵展品。

严迅奇又透露,设计博物馆最理想是与策展人尽早商讨展览需要,以求设计阶段便能做好空间、保安等方面规划。西九故宫馆虽暂时未有专责策展团队,但设计团队有参考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日本展示传统物品博物馆的设计,在西九故宫馆的展馆空间、布局等方面都预留了弹性,相信可以适合不同的展品。

(来源:大公报)

责任编辑:于岄鸣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