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时评|制度何时补齐「偷鸡腿妈妈」这块短板?

2017-11-08

文/孙志

去年登上热搜榜的「偷鸡腿妈妈」近日又被媒体曝出现状:贫寒母亲捡垃圾月入1500元送孩子学琴。这则让人心酸的故事仍在继续,贫寒母亲坚韧扛起患病女儿的教育经费,这悠扬琴声似乎荡涤了蒙在心灵之上的尘埃,燃起这个不幸家庭的一丝希望。不过,来自公众的拷问之声并未停止:一年过去,制度何时补齐「偷鸡腿妈妈」这块民生短板?

去年儿童节,南京一位贫寒母亲为了满足患病女儿节日的需求,甘愿冒风险去「偷」,而所谓的「偷」也仅仅是一个鸡腿、一点点杂粮和一本儿童读物。她的家庭状况可以说是一贫如洗、食不果腹,在一座省会城市尚有这样的边缘人群,蚢磪O人扼腕。经媒体广泛报道,网友向其捐助30万元基金用于孩子疾病治疗,目前医疗基金还能支撑一年治病费用。每月母亲还要从捡废品赚的1500元里拿出300元送孩子学钢琴。「孩子喜欢学就学吧,毕竟她生病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好让她未来能有个特长。」质朴的话语摄动人心。

消灭贫困的攻坚战正在全力冲刺。消灭贫困人口,补齐民生短板,不仅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和中央政府的报告,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媒体一年的报道,为何「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守住民生底线」的政策阳光,还未照进「偷鸡腿妈妈」家的屋檐呢?为何精准扶贫仍未精准定位到「偷鸡腿妈妈」这家人呢?

这则故事提醒:民生短板不仅在农村,城市亦有死角。一个死角不灭,就会影响到扶贫攻坚战略全局。媒体曝光的「偷鸡腿妈妈」一家的政府贫困救济、有效救治保障何时落地,已成公众普遍期待。地方救助机构理应根据媒体报道的线索主动上门服务,建档入册,精确、热忱帮扶。缘何造成一年时间不闻不问,舆论监督应该跟上细究原因。其实,去年就有媒体评论指出,不能仅靠公众怜悯给「偷鸡腿母亲」托底,仅依靠网友力量去筹款帮扶。政府应冲在帮扶贫困家庭的一线。

民生连茈薑腄C分析「偷鸡腿妈妈」一家的遭际不难发现,因病致贫是起因,教育扶助则是希望。保障制度和救济制度要齐齐发力,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贫是关天大事,容不得官僚,容不得冷漠!

何时补齐「偷鸡腿妈妈」这块民生短板?我们期待,这个家庭今年能温暖过冬。


责任编辑:乔一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