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全球「苏迷」聚东坡故里话东坡

2017-11-23

【文汇网讯】 香港文汇网记者 李兵 成都报道)11月23日,第八届东坡文化节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国驻川渝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国内知名苏学专家、海内外苏氏宗亲,以及东坡遗址遗迹19市代表,相聚「东坡故里」共话东坡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八届东坡文化节开幕式后举行了「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法国《世界报》让-皮埃尔·朗日里耶、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国家一级编剧徐棻三位「苏学」专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苏东坡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他获评「世界千年英雄」的背后故事。

让-皮埃尔·朗日里耶:赫拉克是「苏迷」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了1001至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共12位,苏东坡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人。法国《世界报》专栏作家、时任副主编让·皮埃尔·朗日里耶,便是采写苏东坡的主笔。「当时,专家推介了这位英雄的名字,我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苏东坡的信息。」让·皮埃尔·朗日里耶说,在深入调查了解的过程中,他被这位大才子深深吸引。

让-皮埃尔·朗日里耶介绍苏东坡获评世界「千年英雄」的故事。(记者 李兵 摄)

让-皮埃尔·朗日里耶介绍苏东坡获评世界「千年英雄」的故事。(记者 李兵 摄)

苏东坡作为一位文人,何以成为「世界英雄」呢?

让·皮埃尔·朗日里耶介绍,首先,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通过简单而清晰的风格,将诗词从陈词滥调和隐喻中解放出来。他热爱自由,性格冲动和倔强,「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其次,他是一位「高智商」天才和「学者型官员」,20岁中举,先后担任过地方官、裁判官、工程师、水利专家、建筑师等,修建了学校、大坝,还成立了公立医院。然后,苏东坡一生充满坎坷,但他有担当、忧国忧民。43岁时,被流放到湖北黄州,没职务、没薪水,他便自力更生开垦了一块坡地,称为「东坡」。

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在于他们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能引导人们前行。苏东坡无疑是思想方面的英雄。

2000年法国《世界报》报道苏东坡。(香港文汇网四川传真)

2000年法国《世界报》报道苏东坡。(香港文汇网四川传真)

2000年法国《世界报》报道苏东坡。(香港文汇网四川传真)

2000年法国《世界报》报道苏东坡。(香港文汇网四川传真)

2000年7月,让·皮埃尔·朗日里耶在《世界报》上发表关于苏东坡的文章之后,时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赫拉克向让·皮埃尔·朗日里耶来电称,希望谈谈他心目中的苏东坡。「在我们长时间的通话中,我被他所讲到的苏东坡的写诗技巧、诗句的长度、形式和韵律深深打动。」让·皮埃尔·朗日里耶说,他惊讶地发现法国国家元首都对苏东坡是如此了解。

其实,在法国还有很多「苏迷」,法国作家克劳德·罗伊(Claude Roy),在1994年曾写作「千年之前的朋友」,帕特里克卡雷(Patrick Carré)曾写过苏东坡被流放到黄州经功,书名《永垂不朽》。

84岁「苏迷」徐棻:穷达兼善天下

徐棻,国家一级编剧,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篇历史小说《苏东坡》作者。

国家一级编剧徐棻称自己是「苏迷」。(记者 李兵 摄)

国家一级编剧徐棻称自己是「苏迷」。(记者 李兵 摄)

「苏东坡是我心中第一文化巨人,我是他的『粉丝』。」徐棻在接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采访时表示,苏东坡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应当让他走出书斋、走向大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是一句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所谓「达」,指的仕途顺利、手中有权,或生意兴隆、手中有钱,或声名卓着、具有影响力,有权、有钱、有名处于顺境则要「兼善天下」。

苏东坡在密州任知府时,由于是穷乡僻壤,工资减少一半,家里粮食不够吃,他还带头消灭蝗虫、赈灾救灾、捉拿盗匪、绕城拾婴;苏东坡任徐州知府时,遇荈尴e缺堤,他每天身披蓑衣、手执铁铲,和青壮男子一起,开河道引水,筑河堤挡水,与百姓共生死;在定州当知府时,他积极整顿军务、加固城墙、重铸大炮,建起了一道抵抗外敌入侵的防线……以上时期,苏东坡手握军政大权,但他不仅做到了自身的清正廉明,还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所谓「穷」,是指一个人处于贫困中、或苦难中,中国传统文化要求要「独善其身」。苏东坡被逮捕入狱、被贬谪黄州、被流放惠州儋州,在他「穷愁潦倒」「穷途末路」的时候,在黄州,他亲手开荒种地,还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育儿会(孤儿院)」;在惠州,他设法把闹水患的沼泽地改造为西湖,又在湖上架起两座桥以方便人们往来;在广州,他用竹筒连接法,把罗浮山清泉引入城中,让广州人的饮水再也没有苦涩味,发明了「自来水」……身为「流放犯」的苏东坡,可谓「穷」到极点,但他不仅能「独善其身」,还能够「兼善天下」。

「苏东坡在诗、词、书、划等领域的创新精神让我荌g,在修桥、治水、扶贫、济困等方面的实干精神让我荌g,坚强、乐观、悲天悯人的精神也让我荌g。」徐棻说,「迷」到极点时,她便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苏东坡》。

东坡文化研究专家祝勇:苏东坡有温度

祝勇,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大型历史纪录片《苏东坡》总撰稿人。

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向媒体介绍他心中的苏东坡。(记者 李兵 摄)

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向媒体介绍他心中的苏东坡。(记者 李兵 摄)

在宋代,欧阳修、王安石确立了文人画论的主调,并在苏东坡手上日臻完善。「论划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祝勇说,苏东坡放弃形似,强调精神的表达,「萧散简远」「简古淡泊」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美学理想。

苏东坡领导的这场艺术革命,从颜色的纷繁中解放出来,让后来的宋元人爱上了「无色」,实现了「在『无』处看到『有』,在『墨』中看到丰富的色彩,在『枯木』中看到了生机,在『空白』中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尽管「文人划」始终没有一个明确可行的定义,苏东坡的论述也是零散、随意的,但它作为一种观念已深深地沁入千年划卷,提醒划家不断追问艺术的本质。这种艺术观念,比西方领先了8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中后期,西方艺术才开始脱离科学的视觉领域,转向内心的真实性。从而开启了西方主观艺术的大门,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艺术派别应运而生。

苏东坡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引领者,推动宋代文化艺术独步世界。「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0年,虽然历经近千年时光,但仍能感觉到苏东坡的温暖。」祝勇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传承,诗词和书法艺术的再现,让人感觉苏东坡仍然十分亲切。他豁达开朗的性格,忧国忧民的处世态度,在当下仍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他是一个「万人迷」。

责任编辑:乔一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