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艺术「嫁接」城中村 一座1700年历史的古城脱胎换骨

2017-12-15
「与城市共生」,艺术改造「城中村」成亮点

「与城市共生」,艺术改造「城中村」成亮点

城中村内活色生香的日常

城中村内活色生香的日常

古城内的这些独特艺术景观,成为一道道崭新的风景线

古城内的这些独特艺术景观,成为一道道崭新的风景线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 记者 毛丽娟)长达3个月展期的2017深港城市双城双年展15日在主展场深圳南头古城拉开序幕,走进这个由城中村打造的艺术空间,移步换景,流连忘返,层出不穷的艺术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许多建筑外墙在艺术家的介入下,变成炫酷的涂鸦;城中村里有了信息亭、咖啡厅、有了公共书吧、户外电影院,一种既留「古」又尝「新」的生活体验正在悄然上演。

在 1700 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面前,600 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曾经,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也有不少人失望而归。因为除牌楼、南城门、县衙、东莞会馆等比较有代表性的 " 景点 " 以及少数散落在分布的老宅子,偌大的古 " 城 " 里,更多的是林立的店舖以及城中村 " 一线天 " 的握手楼。

留「古」尝「新」 展览连接过去现在将来

今次双年展的主展场选在南头古城,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改造与布展,南头古城的城中村变身为一座活色生香、古老与现代、工厂与居民相融共生的艺术展区。

「走」进城中村的胡同小巷,过街穿巷,目光流转,一连串改变让人欣喜。报德广场的两个铁皮屋变成了新建筑,将来可作为户外演出的小剧场;开放式的大家乐舞台,让村民们找回过去相聚聊天的感觉,展览期间这里将开展户外电影放映;古城里多处服务设施、历史建筑升级完善,东莞会馆、中山南街85号变身高雅的公共书吧,成为优质文化惠民新阵地;在中山西街10号,原三层高的80年代建筑蝶变成「全国首家诗人/艺术家驻留书店」,图书、展览、咖啡元素增添文艺气息;九街糖水店、衣缘缝纫、文庆鲜水果店、三代豆腐和沈记客家黄酒等老字号为城中村带来「更新生活」的示范。

在本届双年展的厂房展区,名为万力工业区的厂区外墙明显地呈现出当时村级企业楼的特征,保留着上世纪的建筑记忆。本届双年展在其外墙上新添大幅壁划,叠加出属于当下的时间痕迹。

为城中村营造更多公共空间

跟随本届双年展主策展人孟巖的引导,记者从起点处南门公园开始参观,先是来到展览的「第一站」:张永和设计的「既重又轻」的信息亭:兼具信息中心和咖啡座等功能,它很像一个过去进到县衙之前在乡道上遇到的小驿站,小小的路亭给旅人提供方便。

信息亭斜对面是关帝庙,其墙壁上是旅法艺术家胡嘉岷依墙量体裁定的三维壁划。关帝庙在古城本是个历史建筑,胡嘉岷根据环境来创作,因为关公,于是墙上就有了枣红马,此外还有中国山水划、城中村中的景象,以及自然的风景。划作以其营造出的半真实半虚幻的空间,点出这样一个话题——当今的城中村已经不是纯粹的传统的古城,而是不断添加、改变,有古又有新的混搭场景。

信息亭的东北角,是东晋城壕遗址的发掘场地,它是深圳的根,是今日深港澳大部分地区的源起之处——尽管在1700年后,很多人遗忘了它。离开城壕遗址继续往北,是展览期间用轻质材料搭建的「甕城广场」装置,它「重现」着历史记载中南城门外的半圆形甕城。

在作为古城核心公共空间的报德广场,这个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是南头公社的打谷场,中心留有九十年代建造的水磨石篮球场。孟巖说,地面为水磨石的篮球场,今日已不多见,双年展决定将其完整保留下来。因为公共空间的匮乏,是城中村这一高密度的空间形态面临的问题。本次展览介入并为城中村创造了更多的公共领域,以期将城中村的嘈杂混乱与活色生香,妥帖地保留下来。

本届双年展空间改造的尾声是 「隐」于古城内春景街居民楼中一块被铁丝网封闭的荒地。孟巖介绍,「早年这里曾有历史建筑但现今已荡然无存。空地被铁丝网封闭,两栋暴露着未完工的钢筋和模板杂物的烂尾楼十分扎眼;近年来空地周边居民自发在空地内种有多种青菜、果树等植物,渐渐使这里成为一处大隐于市的小绿洲。改造计划希望利用双年展的契机先行植入以植物为主题的空间装置和小规模的游园、种植活动,逐渐激活这片城市空地。」孟巖认为,展览对城中村的介入是潜移默化间的引领,更多的可能,将在未来生成。

责任编辑:Cancan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