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中談到,樓市辣招稅不會減辣,但在不致令樓市火上加油、不影響銀行體系風險的前提之下,研究為有能力供款而首期不足的上車客尋求解決方案。這意味着,當局在合適時機考慮放寬樓宇按揭成數。
不過,因應環球政經不確定變數增多、資產價格下行壓力加劇以及股市動盪可能轉化為金融危機等因素,放寬樓按成數的時機尚未到來,審慎的樓按政策可能繼續維持一段時間,以防範金融突變風險。
事實上,近年在物業按揭市場表現甚為進取的財務公司,紛紛收緊按揭,顯見當前樓市潛在風險逐步加大。針對早前樓市漲不停,香港金融管理局實施多輪逆周期措施,對金融體系穩定發揮着重要作用,因而當局對放寬樓按成數宜審慎從事。
目前銀行承造樓宇按揭貸款普遍為樓價的六成,即買家要付樓價四成作為首期,無疑增加置業難度,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一旦住宅供求趨於均衡,樓市逐步回歸正軌,當局將可啟動樓按成數正常化的進程,逐步回復七至八成水平,但現時卻非放寬樓按成數的理想時機。
首先,短期住宅供求依然失衡。此時貿然放寬樓按,隨時刺激樓價上升,市民恐更難置業。即使只是局部放寬樓按,僅提高首次置業者的樓按成數,但仍可能向市場發出「減辣」、「撤辣」的錯誤信息,再次推高樓價,況且首次置業者未必是真正用家,實際上是投資者,當局宜三思。
其次,目前住宅樓價水平仍與普羅市民購買能力嚴重脫節,放寬樓按未必能有效紓解置業難。值得留意的是,不少地產發展商向買家提供八成按揭成數的一手樓,去年成交縮減近兩成至一點五萬宗,為五年來新低,可見市民置業難問題實際上與樓價太高有關。
第三,樓市風險有增無減。世界經濟前景未明,全球資產價格下行成為趨勢,香港住宅樓價下跌只是剛剛開始,未來還有一定調整空間。在不適當時機放寬樓按,隨時好心做壞事,產生負資產問題。
其實,樓市潛在風險實在不容低估。乘着銀行降低樓按成數之機而大展拳腳的財務公司,近月突然「急煞車」,紛紛收緊按揭成數兼且提高貸款利率,明顯憂慮樓市下行壓力加劇引發壞帳風險。
過去數個月,香港住宅樓市跟隨外圍資產價格回落,從高位下跌約百分之七,大致上呈現有序而健康整固,況且迄今下調幅度十分溫和,樓市轉勢向下仍言之尚早。變動任何逆周期措施,例如放寬樓按成數,都有可能打亂目前樓市去泡沫化的步伐。
特區政府實施房屋新政措施成效將逐步顯現,落實資助出售房屋售價與市價脫鈎以及調高未來公營房屋供應比例之後,令市民大眾有望以可負擔的價格,實現置業夢想,目前當局全力開拓發展用地比前更具迫切性。
來源:大公報
责任编辑: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