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港澳委員建言獻策山西經濟發展

2019-01-29

【文汇网讯】(香港文匯網記者 楊奇霖)隨着對外開放的持續升溫,深度對接國家戰略腳步的加快,山西在用好區域合作平台方面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在山西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省長樓陽生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山西將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加強新興產業、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合作。來自港澳的山西政協委員們結合山西經濟發展特色,紛紛建言獻策。

山西政協港澳委員張宏業

山西政協港澳委員張宏業

威格斯集團執行董事、香港經貿商會副會長、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澳門團主席張宏業已經是第四次作為山西省政協港澳委員參會。他告訴記者,對政府工作報告書,「感到好務實,好具體,好落地」。「樓陽生省長提出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同時勇敢承認民營經濟發展不快,實體經濟活力有待增強。」張宏業先生今年帶來的也恰巧是「關於促進山西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建議」提案。具體有減輕企業社會保險費負擔、加強金融政策支持、助力民營企總部經濟發展、實施企業用地優惠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速省級部門赴省外交流等8項建議。

他表示,在加速省級部門赴省外交流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考察活動中,港澳政協委員可充當安排,接待和組織角色,把全國最先進民間經濟模式及法制制度引入山西省,並通過交流、考察,可望鼓勵先進地區民企着力落戶山西。

山西政協港澳委員鍾凱琳

山西政協港澳委員鍾凱琳

政協港澳委員鍾凱琳,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在全國做賽車、賽事,如賽車小鎮、賽道建設等。這次她帶來的是「關於特色小鎮的提案」。「港澳的企業及企業家,對於山西的認知還是煤炭以及歷史。山西在轉型發展,在文旅定位發展方面有非常強烈的突破需求。」鍾凱琳提出了:創新其實是需要「創新感」的概念。她說,特色小鎮應關注多層級的市場消費。如「小鎮青年」「農產品電商」等。「特色小鎮,不僅只是『行政小鎮』的概念,而一定是一個功能性小鎮,既能為年輕的投資者、創業者提供工作便利,而且還要生活舒適。」因為父親多年在山西經商的原因,鍾凱琳「與在港區生活的委員」,對山西的感情「還是有着不一樣」的感覺。「看到山西的起落髮展變化,感觸頗深。任何一個做企業的人,都有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情懷。當慢慢看到這裏的李樹、桃樹都開花、結果,它的價值功能自然也就會與日凸顯。我們是願意做這樣的等待的,只要這片土壤能夠為長久的生存提供能量及肥料。」

張宏業先生講述自己的提案內容

張宏業先生講述自己的提案內容

每年都會來到山西兩三次的張宏業先生,對山西的了解同樣深入而頗有見地。他表示,關於如何把山西省如何融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委員可以成立智庫,定期回山西省主辦座談會和研討會,引領山西省企業家走出去和吸引大灣區企業投資本省。「在山西投資,目前還有着非常明顯的成本及待開發優勢紅利。而且,山西的天然景緻優美、山西人的文化底蘊深厚,這些都是吸引外來人才及資本的特有優勢。」他說道,轉型發展,讓山西擁有了非常明顯的兩張名片,一曰旅遊,二則文化。「如果能夠將深度挖掘旅遊特色線路的文化內涵,包括加大自駕游旅遊線路及設備的配置,開發旅遊APP等,一定會吸引到更多願意來到山西的港澳人士。」

责任编辑:于岄鸣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