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达明 天津报道)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后,一些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或发表观点,对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宏观探讨。在最近一期《经济观察报》(周报)上,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专职研究员刘奇洪发表文章称,此次爆炸事故是天津经济发展理念的必然恶果。
纯追求GDP
文章说,天津作为直辖市,政治地位一直很高,但在经济总量上,天津不仅与上海、北京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与广州、深圳等也存在差距,媒体和学界向来不把天津列为一线城市。因此,做大经济总量一直是天津长期的发展理念。2014年天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万亿,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为66.9%,这说明天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不具有可持续性。
近年来天津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率,尤其2008年后,天津经济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曾一度(2010-2013)佔居全国经济增长率之首。2010年天津经济总量(GDP)逼近苏州,2011年超过苏州,排名中国大陆城市第五位;同时,到2014年,天津经济总量(GDP)与深圳、广州差距仅为278.48亿元、984.5亿元。
与中国其他同类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已由重化工业为主阶段朝服务业为主阶段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早已在做减法,上海在20世纪末已停止钢铁行业增量扩张,北京借2008年奥运会机会把钢铁行业存量归「零」。而天津的重化工业规模则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近几年,为了做大经济总量,天津无视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仍与周边城市尤其是河北沿海城市争夺(增量较大较快的)重化工业项目。在产业结构方面,据统计,2014年天津第二、三产业比重各佔一半,滨海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更低,说明天津依然是一座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城市。
重化工项目弊大于利
在城市布局方面,文章分析说,天津发展重化工项目,虽具备资源、港口、土地等方面的一定优势,但负面效应也十分突出:一是重化工业项目和散货码头、危险品码头佔用了天津仅153公里的宝贵海岸线;二是大量重化工业项目难于提升滨海新区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品质,不利于吸引人才;三是城市(上风口)布局大量重化工业项目,使得天津主城区长期受污染空气影响;四是「扎堆」仓储、运输,发生危险时破坏性系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