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中国 > 正文
【打印】   【推荐】  【关闭】  

徐悲鸿弟子讲述鲜为人知的往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8-27]
     

1947年,徐悲鸿、廖静文和孩子在北京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记者李兵报道)今年,是徐悲鸿诞辰120周年,「永远的徐悲鸿」书划巡展先后在北京、烟台、成都等地举行。8月下旬,记者在成都东湖公园,有幸采访到徐悲鸿多名嫡传弟子。

「呵呵,都变成老头儿、老太太了,我年龄最小,也都83岁囉!」中国着名女国划家、徐悲鸿弟子周国瑾,紧紧握住杨先让、李焕民、李宽明三位大师的手,幽默风趣的话语逗乐了几位「严肃」的大师哥。接下来,几位「老顽童」讲述了他们与恩师徐悲鸿鲜为人知的往事。

伯乐慧眼识才子

「没有恩师徐悲鸿,便没有我的今天。」李焕民开口便说。

李焕民讲述,幼时,家里穷得叮当响,衣服穿得破破烂烂。那时,文化成绩差得很,但特别喜欢划划,特别是人物侧面划得好。1947年,徐悲鸿创办的国立北平艺专招生,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应考。

衣衫褴褛的李焕民,划的人物却有稜有角,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徐悲鸿走到李焕民跟前轻声问:「学习美术做什么?」李焕民说:「想当一个大艺术家!」

没过几天,学校放榜,李焕民居然榜上有名。「若以现在的选人方式,我根本考不上。」李焕民说。

1947年,李焕民顺利进入国立北平艺专学习,得到徐悲鸿真传。他秉承恩师务实作风,深入西藏、甘孜、阿坝等地采风,创作出《高原之母》、《藏族女孩》等优秀作品,曾获「鲁迅版划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成为内地着名的版划家。

恩师教吃「开口饭」

「20世纪初,徐悲鸿将欧洲划风和教学方法引入国内,积极推动中国绘划改良运动,开启了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伟大进程。」原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说,艺术的关键是普及,要做到有后继有人,「是否要出几个大师,其实并不重要」。

「徐悲鸿提倡,学习美术要做到『方、脏、笨』。」李焕民回忆说,徐悲鸿的「开口饭」,让他们受用一生。所谓「开口饭」,就是新生入学的一年级,徐悲鸿要亲自教学。

「要画一个圆的东西,必须先把它画成方的,方的更接近于对像、本质。」李焕民介绍,徐悲鸿要求,还要不怕脏、划得笨,「这不完全是技巧,更是一种审美的高度」。

「在国立北平艺专,我们受到了非常正统的艺术教育,水平也是突飞猛进。」杨先让说,1948年底,他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奖励了30万法币。徐悲鸿亲自为他们颁奖,他用30万法币卖了一个笔记本和两袋糖果「宴请」同学。谈起这件事,杨先让仍然十分激动。

最爱美味烤白薯

「过来,过来,去帮我买个烤白薯和一个面包。」周国瑾说,与徐悲鸿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便是帮他买烤白薯。

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徐悲鸿每天清晨步行至嘉陵江畔,在小摊上买两个烤白薯当早餐。他的生活十分艰苦,与师生一起吃发霉的「平价米」,喝的是田地里挑来的水,点的是煤油灯。70多平方米的卧室兼划室,有一张床、两把籐椅、一张帆布躺椅和一个写字台,除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几乎被绘划用具和资料佔据。

徐悲鸿一生清贫,烤白薯是他最喜欢的美味。当代知名漫划家黄苗子在他的文章中讲述,有一次,徐悲鸿约裱工刘金涛与他同车去裱划,半路上忽然叫汽车停下来,并向刘金涛借款一元,下车去买烤白薯吃。后来,徐悲鸿忘记了还钱,刘金涛也不敢向他讨债。

「徐悲鸿虽然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却十分乐意帮助老师和学生。」杨先让介绍,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动员学校南迁,给了他一大笔搬家费。然而,徐悲鸿将款项全部捐给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师生和改善伙食。

徐悲鸿与成都的不解之缘

徐悲鸿与成都渊源颇深。

早年,徐悲鸿曾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光,游走于四川名山大川,描绘蜀山风光。成都的风土人情、历史底蕴对其影响甚大,诞生了大量有份量的作品,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交融的独特风格,也开始逐渐成熟。

1943年,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徐悲鸿经常带领中央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到青城山写生,创作了《国殇》、《山鬼》等国划,以及《大银杏树》、《青城道中》等油划。

1942年,徐悲鸿游览成都宝光寺,感慨国难时艰,佛寺尚存,现场挥就《立马图》。这幅《立马图》,高近两米,是其传世立马图中最大的一幅。

成都结缘廖静文

1939年,廖静文去面试重庆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遇到比他年长28岁的徐悲鸿。两人一见钟情,通过深入交往,于1946年结婚。

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范朴介绍,当时,廖静文还在上大学,徐悲鸿就去江边送她。「你读书四年,我就等你四年。即使天女下凡,我也不会变心。」范朴说,徐悲鸿曾这样对廖静文说,可见徐悲鸿对廖静文的爱慕之深。在廖静文念成都金陵女子大学期间,每个礼拜都会和徐悲鸿外出游玩,青城山是他们爱去的地方之一。

1953年,徐悲鸿去世,年仅30岁的廖静文表示,徐悲鸿是她一生所爱。「我不仅爱徐悲鸿,也是他的崇拜者。」因此,廖静文被评价为「一个为徐悲鸿而生,为徐悲鸿而活的女人。」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江苏省宜兴人。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7年回国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地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划展。

徐悲鸿被誉为「金陵三杰」、「中国现代划圣」、「现代中国绘划之父」,其代表作品有:《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八骏图》、《珍妮小姐划像》等,是中国杰出的绘划艺术大师,划家和美术教育家。

      责任编辑:李可为
释永信望少林问禅像奥林匹克一样轮流办      [2015-08-27]
川87岁老人头上长巨大「独角」      [2015-08-27]
专家质疑《大气法》草案被人操纵      [2015-08-27]
浙江慈溪市原副市长张定伟被双开      [2015-08-27]
人民日报:中国不是国际资本市场下跌之源      [2015-08-27]
5万存62年只兑20 老人怒砸银行门      [2015-08-27]
天津港总裁郑庆跃等被立案      [2015-08-27]
天津爆炸:11名官员被立案 含7厅官      [2015-08-27]
广东茂名高州市发生3级地震      [2015-08-26]
访苏收获丰 未来之星领国情结业证      [2015-08-26]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