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青山巍峨,劲松挺立,白云无言。皓首老翁和年幼的稚童纷纷低头默哀。贺龙之女贺晓明、华国锋之子苏斌等60余位「红色后代」29日共聚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阳会崖村,见证「二十里铺战斗纪念碑」揭碑仪式,并深情缅怀先烈。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9日,山西兴县阳会崖村,天高云淡,红花鲜艳,青松挺直。穿着军装出租车兵挺立在纪念碑两边,庄严肃穆。贺晓明和其他「红色后代」垂下白发苍苍的头,怀念在「二十里铺战斗」中牺牲的400多名革命先烈,面色庄重,眼中隐隐有泪意。不远处,曾经被战火烧焦的青山早已恢复了绿色。
兴县在抗战时期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人民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均驻紮在此地,以阻敌西进、屏障陕北、拱卫党中央等原因,被称为「小延安」。贺龙、关向应、林枫等人曾在此地战斗11年之久。
据贺晓明介绍,她于1947年出生于兴县。她说:「当时非常艰苦,我跟着父亲、母亲在这里直到解放战争。这个革命根据地对八路军、共产党的感情非常深。如果抗日战争没有老百姓,咱们打不赢。」
据了解,「二十里铺战斗」是当年兴县境内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扫荡战斗,八路军120师在贺龙、关向应的指挥下,在此地设伏,毙伤日伪军700余人,成功粉碎日军疯狂扫荡,使晋西北革命根据地更加巩固。
据「二十里铺战斗纪念碑」碑文介绍,当时战斗非常惨烈,有的山梁几易敌手,120师715团二营营长罗坤山、团长顿星云先后负伤,二团向炳堂连长阵亡。
据715团团长顿星云之女顿云润介绍,当时顿星云的胸膛被子弹穿过,血流如注,无法止血。警卫员将他从战场上抱下来时,拔路边的野草为其堵塞弹孔。
她说,她从小听父亲讲述战士们英勇杀敌、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时,都会感受到一种失去亲人的疼痛。
当日,贺晓明还代表120师后代和兴县人民政府签订了「120师」小学冠名授权使用协议。据了解,120师学校是由晋绥儿女与兴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创办,以抗战时期驻守兴县、开创晋绥革命根据地的主力军——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120师冠名、贺龙夫人薛明题写小名的全日制中小学,2013年起兴建、2015年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