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王晋 谭旻煦 李茜茜 腾冲报道)2015年11月6日13:51,八辆大巴车缓缓从云南腾冲猴桥口岸驶入中国境内,车内,本该载回远征军遗骸的347副棺木空空如也。「对不起,我们没能把他们接回来」,抗战老兵后代周德蓉从车上下来,一句话没说完就失声痛哭起来。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就此遗憾搁浅,347缅甸阵亡远征军将士遗骸未能如愿「回家」。
车队回国家属相拥而泣
中午时分,前往缅甸迎接远征军遗骸的八辆大巴入境却未能如愿带老兵遗骸回家。随行前往的老兵缪焜在志愿者搀扶下走到欢迎队伍中,这次缪老没有流泪,面对记者,他不停地说:「他们一定能回来的」,眼神中流露出坚毅。
周德蓉是一名老兵的女儿,她的父亲杨公柱是黄埔10期学员,担任招募10万青年学生志愿军(远征军)常务副大队长。近年来,周德蓉一直致力于关爱老兵的公益行动。随队从缅甸回来,她显得十分激动,下了车就与前来迎接的人们相拥而泣。她边流泪边说,「老兵们的遗骸被锁屋里,我们只能在屋外跪拜啊,对不起,没能把他们接回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让老兵回家」目标不会变
「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未能完成既定目标、远征军遗骸滞留缅甸,作为主要主办方,以及我个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表示深深歉意。」昨天下午,深圳龙越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召开情况说明会时说到。他简单介绍两天来的情况,并向记者展示了缅甸政府方面给基金会的批复函件。
孙春龙表示,虽然这次赴缅甸密支那没能接回这批已发掘的遗骸,但此次活动「接老兵回家」的目标不会妥协,不会接受任何折中的方式,他们会尽快想办法协调和解决问题,早日把他们接回来。
为每具遗骸建一块碑
孙春龙举例说了不同国家对待流落海外出租车兵遗骸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他也表示,中国有「就地安置」的传统,所以遗骸归国需要打破一些传统方式。
据介绍,此次活动早在4年多前就已经开始,此次挖掘出的遗骸均出自缅甸密支那原新一军墓地,共347具,另外还包括一些战马、骡子的遗骸。孙春龙说,347只是当年在缅甸阵亡远征军将士的一部分,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将在缅甸阵亡将士的遗骸全部找到,全部运送回国。而在他的计划中,将为找到的第一具遗骸都建一座碑,哪怕碑上面没有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