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增加土地供应 许胜不许败

2020-01-04

曾渊沧 博士

近日有份民意调查说今日香港青年已不关心房屋问题,而是政治课题。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有这样的民调结果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不可能长久,相信房屋问题依然会是香港年轻人关心的问题,特区政府千万不能以为房屋问题已经不再重要。

特区政府公布了本财政年度所有的卖地计划,总共可以兴建11,850伙私宅,是连续两年低于预算规划。除了特区政府的本地供应之外,私人地产商也提供了一些项目,可兴建2,600伙私宅。另外新世界发展、恒基地产、会德丰三家地产商捐出或借出的土地,也可以兴建数万个临时房屋。还有,3年前特区政府推出的私宅土地供应达2.55万伙,使到3年的总供应为5.2万伙,不算太少。

现在,已经有地产界人士预测,到了2023年,特区政府的土地供应将出现断层。当然,这些人只计算目前特区政府手上已经完成规划的本地储备,没有考虑正在处理的古洞北、洪水桥、东涌新填海地,甚至明日大屿的土地,他们假设今日特区政府是个弱势政府,面对目前巨大的反对力量,明日大屿、古洞北、洪水桥等的发展规划必定失败。

房屋问题肯定是香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论反对声音多大,特区政府一定要努力地使到上述的新土地供应成功开发。

除了政府的土地供应之外,私人地产商手上拥有大量农地,特区政府也应该积极提高私人地产商开发农地的意愿。过去许多年,香港市民埋怨私人地产商囤积土地,私人地产商则埋怨特区政府办事效率缓慢,更改土地用途的谈判谈了许多年都谈不成,特别是补地价与城规会,是谈判多年而无结果的主要障碍。

不论地产商或特区政府,都追求最高收益。地产商希望补地价便宜一些,希望地积比率高一些,希望多一些交通基建设施;政府则希望多收一些补地价的钱,而且环保、交通等问题都要妥善处理。一些官员更担心谈判时不强硬,会惹祸上身,被指「官商勾结」。也因此,私人地产商手上的土地荒废了数十年,私人地产商亦成了囤积土地的「奸商」。

去年,特首林郑月娥宣布要推出新的「土地共享计划」,鼓励私人地产商参与。这是新的构思,可以大大提高私人地产商手上农地的效益。通过官商合作,政府取得免费的土地发展公共房屋,私人地产商取得额外增加的地积比率,原本只能建多层的郊区房屋变成高密度的高楼新市镇,地积比提升10倍,可供应的住宅量也相应提升10倍。这项计划将在今年正式推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