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谰@ 新青年论坛召集人
2019年刚过去,相信持续半年的修例风波必定是所有香港人心中的十大事件之首,若真心想收拾残局,首要任务是认清问题和发现问题核心。但我发现不同政治立场的朋友对这次事件的认识南辕北辙,相信即使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也未必能找到共识,我悲观地认为香港能圆满解决事件的机会相当渺茫。
首先是对事件本质的认识,在区议会选举中几乎全军尽墨的建制中有人形容这次修例风波是海啸,大浪来袭无一倖免,天真地以为潮水退却便回复平静,可以慢慢在海滩上收拾残躯,重建一切。如同2014年违法「佔中」后,大部分建制中人对后「佔中」社会形势非常乐观,觉得普遍市民是真的厌倦了回归多年来不停的社会运动,求稳定求经济发展是最大共识,只要继续沿用「选举为上」的老路,其基本盘会稳中向好不断壮大。
的而且确,违法「佔中」失败后,传统反对派与激进新兴力量因「佔中」路线策略产生矛盾,积怨加剧导致香港社运表面上进入低潮时期,多场选举结果亦显示泛民、建制支持度由回归初期的60:40之比,变成近年的52:48均势,2018年两场立法会补选建制派更是赢得漂亮。
实情是违法「佔中」运动令香港实现了真正的范式转移,「违法达义」的种子已经在社会散播,经过一场政治运动的教育,反政府、反中央的力量已然壮大,只因老反对派与年轻本土的分歧让建制产生了反对派势力减弱的错觉。建制派仍以选举成败来衡工量值,鲜有科学地分析选举结果及社会民情,更没有直面香港病入膏肓的管治问题及社会问题。
事实上修例风波是一场核爆,积聚多时的民怨及矛盾因特区政府的失误终于找到爆发点,蘑菇云散去后,放射性物质会深入土壤水源之中,影响延绵数代,可能会产生新的物种,改变生态循环的结构。面对一个变种的社会,建制派怎能用老思维、老模式来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