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事事关心】新科「黄议员」小心no zuo no die

2020-01-09

吴志隆 就是敢言副主席

新一年,非建制政治势力领风骚的区议会陆续开锣,开局气氛充满高度政治化与针对性:葵青区议会首次会议高唱具「港独」意味的《愿荣光归香港》,元朗、油尖旺区议会要求政府回应五大诉求动议,西贡区议会设「反修例小组」等等......

凡事有度,适可而止

这种情况是笔者的意料中事,毕竟非建制力量在去年11月底的区议会选举中取得破天荒的佳绩,与过往大半年的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气氛密不可分。对于一批在这次选举中意外胜选的素人议员来说,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气氛简直就是「救命仙丹」,维持高政治气氛才可以继续凝聚社会支持度,为今年的立法会选战争取更大胜利。据笔者与个别非建制从政者的互动中了解到,他们是这样预想未来的。

不过,选民是这样想的吗?笔者想起《论语》中的这段:「凡事有度,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即便是优点,过了头也会坏事,爱护子女是美德,但过度的帮助却可能是溺爱;即便是美德,过了头也会显得不美,讲礼貌是美德,但过了度便可能被视为虚伪,只有恰到好处,才是完美。政治与民主,一样的道理。

香港政制有两级议会制度,立法会处理社会意识形态、公共开支等高政治性的议题。而区议会,根据《香港法例》第547章所规定,区议会是一个以社区为服务对象的谘询组织,包括就有关地方行政区内的福利事宜、公共设施及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地区公共工程和社区活动的公帑运用向政府提供意见,并在获得拨款的情况下,承担区内环境改善事务、康乐及文化活动促进事务,以及社区活动。

不作死就不会死

自有区议会以来,建制派与非建制派对民生政策、政治议题的把控上各具专擅。2003年非建制派大胜却因为只叫政治口号尸位素餐,最终在后来的选举中此消彼长,但到建制派独领风骚的2015年,却又因为过度回避政治议题而招致大败。一轮的此消彼长之后,说明选民的投票行为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决定的,更说明政治、民生都是区议会选举中不能回避的因素,但孰轻孰重却没有定数。选举前后的重大政治事件固然会影响选举结果,但若以为维持那种强大的政治气氛便可继续维持高支持率,这恐怕是一厢情愿。

观察多个区议会的「起手势」,刻意挑起政治议题凝聚焦点,是当前一批非建制政治人物的共同思维,在区议会层面刻意操作高政治性的话题以显示自己的政治能量,诸如要求特首要去武汉「视察疫情」、要求警方承认「警暴」、为示威者默哀等等。

「凡事有度,适可而止」有个更潮流的说法,叫做「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由内地网民们自创,英文与普通话拼音混杂的俚语,早在2014年就已火遍全球,更被美国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收录为当年的新词。这句潮语幽默地说出一句真理:过度操作政治议题,终将为政治议题所害!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