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青年议政】从文化自信建立国民身份认同

2020-01-09

穆家骏 中学教师 青年民建联副主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社会发展稳步上扬,就经济而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方式计算,中国已在2014年经济总量超越美国,140年来重回世界第一。国力逐渐强盛,作为国民理应与有荣焉,但落后的百余年已经将我们中华文明5,000年建立的自信洗刷得一干二净,沦落至清末严复更认为:「知欧洲分治之所以兴,则知中国一统之所以弱矣。」连国家统一都变成批判为落后的原因,文化自信荡然无存。

笔者经常在中国历史课上与学生分享,自古以来,当我们国家强大的时候,八方来朝,附近的国家成为我们的藩属国,而非殖民,有茯F治自主但同时享受蚖P我们贸易获利,不少更融入了汉字文化圈。而今时今日不少还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

笔者圣诞假期选择了去阳光与海滩的越南富国岛旅行,越南既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同时也是古代我国其中一个藩属国。旅行前网上搜寻越南当地文化特色,才赫然发现原来越南文自古以来基本上都是用汉字表示,甚或以汉字为基础创立出喃字,直至17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引入罗马字标记才创立今天使用的越南文。笔者在当地导游的介绍中发现,原来不少国家名称的越南文读音与我们粤语有蚥憭H的相似,估计这与汉字由赵佗的南越国统治时传入越南相互影响也是有一定关系。但可惜的是,越南运用了罗马字标记文字后就彻彻底底与以往的古典割裂了,无法再从安南历史上优美的文学作品感受以往昔日风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担负茤腔礡B传递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从人类文明史而言,民族的灭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土的丧失,二就是文化的衰亡。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曾言:「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笔者以为,弱国不但在国际上被列强欺压,毫无话语权,更可怕的是连自己国家留下的一点文字、语言的尊严都会被剥削,甚至被自身知识分子否定其文化的存在价值。新文化运动中不少学者都曾提出将汉字拉丁化以便迎接现代化。笔者在英国读发展学的时候不时与同学、教授争辩,现代化是否就必须等于西方化,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文化自信」应当是我们的「根」!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