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国际专题 > 正文

【日韩社会不公系列 】韩式命定论 「泥汤匙」绝望

2020-01-15
■不少「泥汤匙」一族只能蜗居于类似「茤苤v的考试院。 路透社■不少「泥汤匙」一族只能蜗居于类似「茤苤v的考试院。 路透社

蜗居茤訄嵼 难信有日起飞

【编者的话】低下阶层或年轻人无法向上流,是韩国及日本近年面对的严重社会问题,并因而衍生出相关专有名词,韩国有「泥汤匙」一词形容无望上流的低下阶层,日本则有「70/40」形容生不逢时的中年人士。国际新闻部今日起一连两日,以这两个专有名词为切入点,为读者探讨韩日两地无法上流的问题。

韩国前司法部长曹国去年被揭发,涉嫌利用人脉关系协助女儿入读名校,事件轰动全国,更令总统文在寅打造「没有特权的世界」的承诺沦为空谈。事件再次反映韩国阶级及不平等问题严重,基层大众对前景不再抱有希望,年轻人亦欠缺上流机会,当地社会更出现「泥汤匙」一词,用来称呼「输在起跑线」且无法上流的低下阶层,当地网民甚至形容,「泥汤匙」的核心思想,就是绝望。

华人社会一向会用「含茠鳌鰤穸X世」形容富家子女,韩国亦出现「汤匙阶级论」,不少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均自嘲为「泥汤匙」一族,认为自己没有父母庇荫,前途黯淡,对现况失去希望。

「沙纸」影响大 年轻人重公平

庆熙大学政治学者安炳镇(译音)提到,韩国千禧世代视公平为核心价值,但随韩国经济发展放缓,高薪厚职日渐难求,年轻人更看重「公平游戏原则」。例如韩国人非常重视大学教育,认为职场发展包括未来薪酬和职级等,均由「沙纸」的优劣定夺,基层家庭甚至视此为脱贫出路。然而,社会近年屡次传出大学入学「走后门」丑闻,令民众对教育制度的公平性尽失信心。民调机构Saramin去年9月访问3,289人,当中多达3/4受访者均认同父母背景对子女发展极为重要。

25岁的黄衡东(译音)自言是「泥汤匙」一族,碍于经济条件,他长期只能蜗居于类似「茤苤v的考试院,每月付租35万韩圜(约2,303港元)。他表示韩国社会阶层悬殊,不相信差距有缩窄的一天。就读淑明女子大学的朴敏回(译音)提到,她们从前以为所有人均享有同等的机会,只要努力,便可考入优秀的大学,但曹国的丑闻令她们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坦言「政府背叛了我们对公平的期盼,我们希望可以惩罚政府」。

「政界清泉」变浊 期盼落空

前总统朴槿惠在任期间,被揭发其亲信崔顺实安排女儿「走后门」,入读当地一所着名大学,朴槿惠最终遭弹劾下台。文在寅的自由派立场,与属保守派的朴槿惠迥异,前者在过去承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这对长期不满权贵勾结的民众而言,曾是一股清泉,亦属一个新希望。然而文在寅上任两年半后,爆出曹国丑闻。对韩人来说,这如同意味蚥擉謏麰痕涤爣璁A度落空。 ■综合报道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