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反对派急组工会图夺权乱港

2020-01-16

马骏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工人自发组织工会,目的是与资方(即僱主)在薪酬、福利待遇及权益上进行谈判,保障工人的劳工权益。但是,反对派从去年区议会选举后,大肆组织成立工会,其目的不是为了保障打工仔的权益,而是企图抢选票,以达到夺权的政治目的。

反对派鼓励「自己友」组织工会,「低成本、高回报」。 首先成立工会,只需将费用花在职工局登记费、核数报告费用及每年举办一至两个工会联谊活动即可。搞工会成本有限,但影响很大。根据《职工会条例》,每间工会所需人数为最少7人,但每人又可用不同身份再成立其他工会,足以组织超过7间工会(《职工会条例》没有规定同一人不可身兼两间工会的主席)。如此推算,如果有100人响应反对派组织工会的行动,可成立过百间工会,大大增加他们在劳工界的势力。

讽刺的是,反对派大肆成立工会,更以「工会骨干」的身份组织罢工,资方不能解僱他们。这些「工会骨干」拿荂u免死金牌」,到处搞「罢工」,瘫痪公司运作,损害打工仔利益。

反对派搞工会的第一个目的,是企图夺取立法会选举的劳工界议席。如果反对派成功夺取3个劳工界功能界别议席,日后议会更加混乱。若反对派在直选和功能界别都获得过半数议席,就可任意提出私人条例草案,进一步瘫痪政府施政。

反对派搞工会,更为今年12月举行的劳工顾问委员会选举分一杯羹。不要小看劳顾会的权力,所有有关劳工政策都必须透过劳顾会的讨论及定案后,劳工处才能将有关政策转交立法会讨论。

现时劳顾会劳资双方委员「有偈倾」,双方都顾及全港400万打工仔的保障。万一,反对派在劳顾会选举上夺取议席,劳资关系严重失衡,反对派在众多民生议题抢佔「道德高地」,提出强人所难的建议,目的就是「抢sound bite」,吸引关注,而非真心诚意为打工仔谋福祉。

除了企图夺取立法权外,反对派搞工会,更剑指明年特首选委选举的劳工界60个议席。如果反对派拿到劳工界选委的60票,加上已经在手的区议会代表117票,可「稳袋」177票。另外,会计界等多个专业界别已成为反对派的「囊中物」,总共有299票(根据2016年特首选举结果)。

根据以上估算(未计今年立法会选举结果),反对派在2022年的特首选举,已经掌握476张选委票,可以推举三位代表「入闸」(150位选委就可以推选1位特首候选人),足以在特首选举搅局。

要避免以上情况发生,若发现这些「新工会」违反《职工会条例》,要即时向劳工处举报;处方则须秉公办理,严格处理新工会成立的批核,堵塞现行条例的漏洞,不能容许一人身兼多间工会的主席职务,确保工会保障工人权益,而不是谋取政治利益、搞乱香港。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