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明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 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推动香港「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的文章,文章按照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四个「始终」,对香港如何走出修例风波政治雾霾、如何重新出发,作出了精闢的解答,值得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
骆惠宁提出的四个「始终」是: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
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
第一,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后,台湾蔡英文当局、美国鹰派反华政客,都声称香港「一国两制」失败,对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形成了严重干扰。但是,「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香港回归祖国22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如同所有的新事物一样,「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修例风波的挑战和冲击,中央始终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并依靠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妥善应对和处理,保持了香港社会大局的稳定,这充分显示出「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韧性,有助港人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不为外部之干扰而迷惘。
建立健全维护国安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第二,骆惠宁指出,对于特别行政区而言,如果国家安全体制机制长期缺位,外部势力就能够无所顾忌进行渗透破坏,「一国两制」实践就面临被冲击和破坏的极大风险。
的确如此,香港回归至今已逾22年,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缺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有目共睹,香港过去7个月的风波暴乱充分暴露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埋下了社会动荡的重大隐患。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相信特区政府一定不会辜负中央的信任、理解和耐心,一定会尽快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强化使命担当重回正轨再创辉煌
第三,骆惠宁强调,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是实现「两个建设好」宏伟蓝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主席2017年视察香港时指出:「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在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习主席殷切希望香港各界「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香港社会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不断增强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心,就一定能继续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发挥优势,聚焦发展,一定能重回正轨,再创辉煌。
让爱国爱港核心价值和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第四,骆惠宁指出,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是「一国两制」实践始终稳步前行的根本保障。这启发我们,香港「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是爱国爱港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港人一直有茷亃j的爱国爱港优良传统,从新界原居民抗击英军入侵,到抗日战争期间港人以多种形式支援祖国内地抗战;从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肩负起抗击日军和拯救大批文化人士等重要工作,到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港人与新中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从港人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到支援国家发展和扶贫救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都体现出港人爱国爱港的优良传统。也正是这种血脉联系,让香港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不断走向繁荣。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兹事体大,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担负起主体责任」,骆惠宁强调这一点对香港同样非常重要。特区政府、教育部门、青年团体,应引导香港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爱国爱港的核心价值和光荣传统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