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硕鸣 资深评论员
2020的农历新年在没有喜庆的气氛中度过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还在持续扩散,依专家的表述,高峰期就在近十天内,面对疫情,香港还将接受严峻考验。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自然,战胜疫情主要依赖医学、依赖科学,但很大程度还依赖心理建设,消除恐慌积极面对,才能健康生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场疫情无法战胜。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指疫情一星期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数据也显示,尽管这几天确诊病例呈直线上升,但28日开始,疑似病例有较大数量的减少,如果防范得好,疑似病例不增加,相信确诊病例也会掉头。
而眼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各类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甚至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造成社会恐慌给疫情雪上加霜。心理专家认为,面对疫情,在强调身体防护的同时,心理防护同样非常重要,各类疫情信息易造成恐慌,而恐慌造成的心理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面对还不确定的传染疫情,阻断传播渠道是十分必要的措施。钟南山指,应对疫情有两大重点,及早发现以及及早隔离,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隔离」、「封城」都是为保绝大多数人不受疫灾的伤害,但疫情未来的「不确定感」容易导致人们的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也会因烦躁产生愤怒而过于指责甚至产生暴怒。
最常见的是焦虑和恐惧,疫情持续时间长了,难免产生不安。人们对「隔离」、「封城」的误解因网上的一些谣言煽动而加剧,导致过度恐慌,甚至崩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香港政府也站在风口浪尖,一些人要求「全面封关」,有人甚至以罢工相威胁。为了阻窍F府在本地区设立隔离区,有人暴力相向、纵火堵路。失控的情绪,过度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这是研究证实了的。预防疫情,从个人角度来说,首先要预防心理疾患。
最不堪的是,一些不配合公共卫生制度的怪异行为,还影响周边他人的情绪,无疑给防治疫情制造了新的困扰。广州政府要求出街居民戴口罩,就有市民故意不配合而要出动警察协助;香港有发烧隔离的患者,竟要偷偷溜出医院,被发现还躺在地上撒赖;有疫区来的不自我隔离反而四处溜达,防毒防病防武汉人的过激行为,都给社会秩序,给本已繁重的防疫带来了困扰。这些极端行为都属心理不健康,需要调整。
香港特区政府专门聘请了专家顾问团队,为香港的防治疫情扩散提供专业的意见,是很好的做法。最好的心理建设,应该是尽量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更多倾听专家防治疾病的专业意见。在重大疫情面前,国人需要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抗疫。而抗疫首先要从心理建设开始,走出焦虑和恐惧,走出极端行为,才是可以战胜疫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