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谨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训

2020-01-31

徐士杰 香港大学物理学教授

中国古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自魏晋时期着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傅玄所着的《口铭》一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典名语。近两千年之后的今天,重温该经典名句,对于正确看待如今在武汉等中华大地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有十分精准的科学意义。

尽管此次肆虐中华的新型冠状病毒之源头及中间宿主等尚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有关研究的科学家均相当一致地认为,病毒来源于动物如蝙蝠等,再经中间宿主如其它动物如蛇类,再经人口入侵人类身体,应该是相当准确的科学理解。

当然,这个比十几年前肆虐的「沙士」冠状病毒还「狡猾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是经「人工」特殊基因培养或编辑过的病毒,还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和其它技术方面的侦判,但其「闷声不响」地主要侵害华人,且主要侵害人类五个主要器官之一的肺部,足以引起国人的高度警惕。

正如中共中央号召的那样,坚决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书记习近平还提出打赢这场战「疫」的方针与路线,那就是「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因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不管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和宿主为何物,但经人口而入侵人类肺部则是可确定的,这再次印证「病从口入」这一古老经典说法。既然是「病从口入」,那就一定要采取「防口入」之策,无论是救治病人的医生、护士,还是已确诊的病人,佩戴口罩是最起码、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鉴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狡猾性以及高传染性,未感染或已被感染但尚未发病的人群,佩戴口罩是最简单而有效的「防口入」办法。

未感染的健康人戴口罩,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确是循「病从口入」之道而可能致病的;已感染确诊的人,或者已感染尚未发病的人群,佩戴口罩,则是因为「祸从口出」。

现在已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人传人的主要方式是,病毒随肺部排出物,如痰液等经人口而出,再传给其他人的。

目前,中华大地包括香港在内的社会已经行动起来,人人佩戴口罩,「防口入」是战胜此次冠状病毒的最基本方法。

当然,如果华人能改掉乱吃野生动物的陈规陋习,杜绝随地吐痰的不好行为,则对于华人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尤其是肺部健康则功莫大焉。

善良的人们,请谨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良言古训。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