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生 东南大学国际智库研究员
英国与欧盟一波三折的「离婚案」,1月30日总算在英欧两边走完了全部政治与法律程序。在伦敦时间1月31日午夜(北京时间2月1日早晨)之后,英国就不再是欧盟成员国了,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门前悬挂的英国「米字」国旗都将同时拿下,仅将其中的一面收藏于欧洲博物馆作为历史的纪念。
英国从1973年开始加入前身为欧共体的欧盟,至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回首看,47年的英欧关系除开头一些年外,总体上磕磕绊绊,互相尴尬,因为这桩「婚事」从一开始就非真心相爱,而主要是一种利益需要的结合,尤其是对英国而言,因此如今彼此分离很属正常。
英国虽是老牌欧洲国家,但有茪j英帝国血统,「日不落帝国」傲慢感始终存在,英国与欧洲众多的大陆国家在思想理念、志向追求、地区观念和国际视野特别是自身利益追逐方面,有诸多不同。独树一帜,重温旧梦,显示其独特性和大国的存在感,从来都是英国的一大特色与追求。
从2016年6月的公投算起,英国的脱欧之路足足走了三年半,其间波澜起伏,保守党的卡梅伦和文翠珊两位党魁和英国首相,在脱欧之路上折戟。英国的政坛和社情民意,也因脱欧而更加四分五裂。英国议会下院的一次次争吵,足以显示出英国政坛和政党在脱欧问题上的种种分歧。虽然强势的鲍里斯·约翰逊出任保守党党魁后不断出手,并通过提前大选赢得了英国议会下院的绝对多数,从而使其脱欧方案终获通过,但英国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对英国脱欧实际并未达成一致。此时此刻,英伦三岛的国民面对正式脱欧,依然心态复杂。
如果说脱欧在英国国内总算已经过关,那么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则远未搞定。英国脱欧包括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是与英国的政治和法律结构相脱离,但这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麻烦在于随之而来的英国脱欧的具体分离方案,包括「分手费」的最终商定,以及今后英国与欧盟各种关系的重新商谈与安排确定。
将近50年盟友关系,加上欧盟一体化之路越走越远,英欧关系也变得更加深度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分割清楚的。而且,这种分割也绝无可能仅对「离异」的某一方绝对的有利,犹如大千世界的各种世俗婚事解除一样,双方都必然要付出代价。
脱欧后面对诸多挑战
在英国法律上正式脱欧之后,有截至今年年底的11个月过渡时期。过渡期内,双方关系基本照旧,但过渡期后英国完全是一个欧盟之外的国家,如果英国要同欧盟暨欧盟国家发生经贸等各种关系,必须按照欧盟的各种规矩办。英国希望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未来安排,也即既希望继续享受各种优待,又希冀能独立自主,另立标准,对接欧盟,两头的好处继续佔。但欧盟不可能犯傻,而且必须考虑到其他成员国的感受和可能的傚法,隐蔽不会放松「家规」。
未来的英欧关系,涉及到一系列具体复杂的问题,一是分手费问题;二是未来的经贸关系,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坚持双方必须优先考虑气候变化、渔业、数据保护、能源和安全等领域的关系,此外还要解决传统贸易和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等各种新型经贸关系;三是标准问题,欧盟坚持今后英国必须按照欧盟的标准执行,如若不成将被排除在欧盟经贸关系之外;四是今后英欧双方的人员流动、身份认同等及各种相关问题,目前英国在欧盟国家有100多万人,欧盟国家在英国有300多万人,这些人今后的居留、工作和养老保险等怎么办,都是难解的问题。
此外还需考虑到三大关联因素,一是英国脱欧之后对国内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社会、科技环保等诸多领域必然带来的冲击影响,如果约翰逊不能给英国带来其曾经许诺和人们期望的好处,英国国内太平不了;二是英国脱欧之后的英美关系,美国已经急不可耐,特朗普多次表示要尽快与英国达成「世纪经贸协议」,但若英国与欧盟谈判碰壁,则势必失去对美谈判的筹码;三是英国与中国、俄罗斯等世界大国的关系。
目前看,英国脱欧之后的诸多不确定性明显存在。英国和国际舆论大多认为,英国的脱欧前景并不清朗,约翰逊政府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