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多关注在港内地生权益

2020-02-05

李景贤

香港各高校因去年修例风波而相继停课放假,开启「最长寒假」。新年后,大家翘首以盼各校在动乱趋于缓和后平稳复课。但祸不单行,武汉新型肺炎爆发,让香港再度紧张。反对派煽动公众对疫情的恐慌,加剧港人对内地人的偏见,企图迫使政府推出对内地居民具歧视性的防疫政策。

这几天,笔者听到很多来自内地的学生群体抱怨,不乏有要求校方「保毕业、退学费」的声音,一场内地学生维权运动正在酝酿之中。对于赴港求学的内地学子而言,每年耗费数十万学费,成本不菲。如果单把教育视为一种服务产业,一连近4个月课程无法在校听讲,确实会减损教学质量。尤其对于内地生佔绝大多数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短短一年的学业有小一半时间停课,影响更大。

西方自由民主承认个人的利己性,讲求社会各个群体,通过自由竞争方式维护各自权益。但历史事实证明,这种只注重各自利益、互不妥协的自由博弈,恰是造成现代民主社会撕裂的深层原因。香港当前的乱局,背后原因正是由于有人以族群划分敌我,党同伐异,导致的社会分化。

笔者以为,香港高校目前停课的窘境源于疫情,并非校方所希望。疫情当前,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内地生,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内地生既然在港求学,或长或短地成为「香港居民」,就应把自己当成香港的一分子,把学校、香港问题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多发出正能量的声音,多做有利于社会团结的事。内地生返港后,应主动接受隔离,帮助香港控制疫情。

同时,笔者也呼吁各高校,更多地关注修例风波和疫情影响的内地生权益,尤其要照顾来港后被隔离的同学,为他们提供必要辅助,主动了解同学的诉求,解决授课型研究生毕业和就业的问题。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