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医生拍片教防疫 实时数据消除恐慌
新型冠状病毒疫症来势汹汹,在资讯急速流动的年代下,有关疫情的消息,无论真假,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满天飞,「传播」速度甚至较病毒更快。不少医生及科学家有见及此,选择在网络上反击,澄清不实谣言,同时发布可靠消息,期望有助抗疫。
社交平台助长谣言迅速散播,自首宗新型病毒病例出现以来,各种各样的谣言便持续散播。专家担心,谣言不单提供不正确的资讯,更包含有害的建议,危害公众健康。
美专家:造谣或涉政治动机
纽约大学卫生行政讲师赖利提到,网络流传预防疫症的方式中,包括避免进食冰淇淋、辛辣及加工食物等,这些建议虽然对防疫缺乏效果,但最少不会伤害人体,与此同时却有极端谣言建议饮用漂白水、摄取排泄物之类;网络亦流传已出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或谣传病毒是生化武器等,却全都是假消息。
约翰霍普金斯卫生安全中心助理教授塞尔曾研究伊波拉病毒在西非爆发的过程,她认为现时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与伊波拉有相似之处,指出谣言背后或有政治动机,部分人可能借公共卫生事件制造分化、恐慌及抨击政府。
不足一周500万点击
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名为「世卫流行病资讯网络」(EPI-WIN)的组织,应对各地谣言,组织会针对医疗、旅游、饮食等各个受新型病毒影响的界别,提供「度身订做」的正确资讯。格拉斯哥大学传染病学临床讲师安东尼娅.何(译音)形容,社交平台可以成为科学家抗衡不实资讯的工具,不少医生和科学家亦已吸引数以万计粉丝,能与网民有效互动。
美俄混血的「网红」医生瓦尔沙夫斯基(见图)在网络自称Doctor Mike,他近日利用个人YouTube频道,提供预防新型病毒的正确方式,其中一段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真相》的影片于上周四上载,截至昨日已累积达492万次点击。瓦尔沙夫斯基坦言,外间不实资讯太多,不少人引用未经科学家证实的数据,只会造成恐慌,呼吁网民不要轻信网上消息,而是应从世卫等可靠来源取得资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土木及系统工程助理教授加德纳,则在twitter提供疫情传播的实时数据,相关帖文在facebook获得逾16万次互动。她指最初目的并非打击谣言,但希望提供最简洁和可靠的资讯,以免公众有不必要的恐慌。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