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勇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全国工商联常委
「医管局员工阵线」昨日举行投票,过半医护希望复工,组织决定暂时搁置罢工。绝大多数市民不同意医护罢工,不希望社会分化,过半医护希望复工,是顺应社会主流民意,也有助修补香港的道德形象。
香港的医疗体制和医疗水准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其领先的医疗水准,健全严格的行业操守和监管体系,以及良好的医德,吸引世界各地人士赴港就医。香港医护的百年清誉,得来不易,是由很多医护人员奉献上生命去建立的。例如2003年香港爆发沙士,香港医护人员却发挥高度的专业精神,在医院内闭关与沙士病毒搏斗,拯救一个又一个染疫病人,谢婉雯等6位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因而牺牲,彰显了香港医护的百年清誉。但现在部分医护罢工,不仅将香港医护的百年清誉毁于一旦,而且「揽炒」香港的道德形象。
以市民生命安全作为政治筹码发起医护罢工,导致大量预约手术延期,专科门诊取消,急症室缺人,连躺在深切治疗部的新生婴儿也乏人照料,医护罢工明显给市民带来不便,影响医护救急扶危的形象。过半医护希望复工,就是要遏止这场政治罢工,挽回医护的声誉。
罢工损害医护形象
少数罢工搞手辩称,「医务罢工并不是贪生怕死」,「不是临阵逃脱」,「这是我们的天职」,只是此地无银三百O而已,他们伪善地说自己愿意承担天职,这种道德及人格的扭曲令人震惊。罢工搞手绑架、要挟社会,这种行为模式如果推广到其他行业,则任何一个群体都可以凭借自己特殊的职业身份及对资源的主导,去强迫社会满足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社会将陷入混乱,香港将受制于少数人的暴政。
一场修例风波已经使香港的法治严重受损,如今再有「医管局员工阵线」等组织,为政治目的、逾越道德底线罢工,放弃理性、科学、专业,瘫痪医疗系统运作,收割政治利益。在反修例中活跃的政治势力,视新型肺炎为「天赐良机」,为他们乱港行动添加柴火。
政治意味昭然若揭
这次医护罢工渗透的政治意味昭然若揭,不过是企图延续修例风波的「反中仇中」情绪,如果让这股政治恶势力氾滥,令香港失却理性、友爱、包容,绝对是比新型肺炎更严重的灾难。
医护罢工与反修例暴乱「揽炒」操作一样,他们目的并非是为香港市民争取福祉,而是通过破坏香港、损害港人福祉绑架、要挟社会。反修例暴乱「揽炒」的是香港的法治、秩序和经济民生,罢工医护「揽炒」的是香港医护的道德形象。
医护罢工「揽炒」香港的道德形象,严重损害香港的软实力。过半医护希望复工,令罢工被搁置,表明大多数医护人员有良知、负责任,也不愿意香港的道德形象被「揽炒」,也不愿意香港的软实力一落千丈,值得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