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立法禁食野味 防疫治本良策

2020-02-13

方润华

2月1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紧急召开会议表决通过疫情防控的相关决定,将在全国率先从立法上提出禁止滥食和交易野生动物,否则将给予追责,并对野生动物的交易消费、食用及其违法责任作出详细规定,而广东森林公安、省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执法「零容忍」。广东的做法值得两岸四地借鉴、仿效。

2003年沙士一役仍令人犹有余悸,当时沙士病毒就如幽灵一样现身,人人自危、全城恐慌,年轻的医护人员献出宝贵生命,倖存患者很多留下严重后遗症,后经医学专家查实,沙士病毒来自「菊头蝠」,而传播者是果子狸等野味。

2020年噩梦重临,新冠肺炎武汉爆发,据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新冠肺炎病毒与沙士病毒有近八成相似,新型病毒与浙江省舟山的蝙蝠基因最相似,有可能通过竹鼠或蛇等野生动物传播予人类。

敝基金于2015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捐建了「树华人感染H7N9禽流感研究中心」,为此笔者致函该实验室主任,冀望实验室因地制宜研究浙江舟山蝙蝠基因子据,找出新冠肺炎防治良方,早日攻克病毒,造福人类健康。

正如蚊虫能传播登革热病一样,许多急性传染病均由动物及昆虫作媒介,将病毒带给人类,故此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至关重要。西方人不喜欢吃蛇、禾花雀、禾虫等野味,也不吃鱼肠等内脏,但中国人吃野味文化由来已久,尤其是我国某些传统习惯,认为野生或珍稀动物能延年益寿、滋阴壮阳等,于是便有了喝鹿血、吃狗肉与熊掌等「吃文化」,没有科学根据但以讹传讹广泛流传开去。现代人除了迷信补身,炫耀「吃高价野味」近年也成为一种风气,在网络屡见不鲜。是次新冠肺炎祸因仍然是野味,证明沙士教训人们早已忘记,重蹈复辙的错误令全世界都因此受累。

野味传播病毒前车可鉴,早作预防是治本良策。为此「两岸四地」有必要检讨国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强硬立法规定禁吃野味,且严厉执法,从源头斩断野味市场黑色供应链,杜绝祸从口入,以防沙士、禽流感、不明肺炎等重大灾难再次降临。

网上读到天文新知有「病毒雨」现象,数以十亿计的病毒会乘茼a球的大气环流飞行,然后像下雨一样降落到地球表面,病毒会搭上海浪飞沫和微小土壤颗粒的便车,以高空的风为动力飞行,科学家甚至发现在一天内每平方米地面降下数以亿计病毒及数以千万计细菌,研究人员分析后还发现,病毒的数量比细菌多了461倍,这是因为病毒可以附茼b更轻的颗粒上,从而在高空飘浮更长时间并散播得更远。

这些科学新发现对于如何有效预防病毒及细菌传播有积极意义,值得各界重视。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早日控制病毒及细菌对人类的祸害,令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