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文汇报 > 文汇论坛 > 正文

杜特尔特为何敢向美国叫板

2020-02-14

周锡生 东南大学国际战略智库研究员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是个态度强硬、个性鲜明的人。他自2016年6月上任以来,在内政外交的诸多问题上独树一帜,多次敢于同联合国及美国等大国叫板,且经常语出惊人。这次,杜特尔特又同美国叫上了板。

2月11日,菲律宾方面正式照会美国:菲政府决定终止1998年与美国签署的《访问部队协定》;除非双方谈判同意继续保留,否则该协议将在180天后正式失效。

昨日,菲律宾国防部表示,当菲美军队访问协定失效后,将停止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

美国一向视太平洋地区为其重要全球战略要地,而菲律宾处在美国太平洋战略要地的核心,美国因而对菲律宾格外重视,美菲之间保持了60来年的特殊紧密关系。菲美关系被认为「坚不可摧」,甚至比美国与日本、韩国的战略联盟关系还要深厚。

美需借菲战略地位推进印太战略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海空军就与菲律宾有特殊关系。1951年,美菲两国正式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2002年签订了相互后勤支援协议,2014年签署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而双方在1998年签署的《访问部队协定》,虽非美菲两国之间的主要战略合作协议,但涵盖了很多具体内容。该协议不仅规定了美方军人、军事相关人员以及军事装备进入菲律宾的条件、活动范围以及可获得的便利,还包括双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诸多具体安排。离开了美方人员特别是美国军事人员「访问」菲律宾的各种具体权限,美国在亚太地区也就失去了菲律宾这个大跳板和战略据点。

今年美菲盟约下就有300多个军事交流活动,如果该协议终止,美菲之间所有的接触,所有的航行自由行动,所有的演习,所有的联合训练,以及美国军人在港口、地面、空中的活动,都不得不停止。在当前美国力推印太战略的大背景下,美国亟需借助该协议,利用菲律宾的特殊战略地位,来进行操控和推进。对此,菲律宾看得很清楚,美方更知道终止该协议的要害。

杜特尔特曾长期担任菲律宾东南部达沃市的市长,达沃市长期来社会治安混乱,毒品氾滥,枪杀、绑架、走私案件接连不断,杜特尔特严厉整肃,使该市的社会治安状况大有改善,杜特尔特因此多次连任,并在达沃市市长的位置上成功竞选菲律宾总统。

杜特尔特上任后迅速发起声势浩大的「禁毒战争」,据报道有2,500多名毒品犯罪嫌疑人被处以极刑。美国批评杜特尔特的扫毒行动过火,侵犯了人权。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对杜特尔特的扫毒行动有诟病,引起杜特尔特的公开怒骂。

美菲双方都在博弈结果难料

杜特尔特执政3年多来,美菲关系逐渐冷淡,双方龃龉不断。此次杜特尔特与美国公开叫板,导火索是美国在今年1月,以「践踏人权」为由,取消了菲律宾参议员罗萨的美国签证,而罗萨被认为是杜特尔特最忠实的盟友和铁杆助手,在担任菲律宾国家警察局长期间,曾全力贯彻和执行杜特尔特政府打击毒品犯罪的政策。

但真实或者说根本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个。美国在国际上尤其是在所谓的人权等问题上,从来都是双重标准,只要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并不动真格。美国以侵犯人权为由批评杜特尔特的扫毒行动扩大化和过度化,主要原因在于杜特尔特上任以来自有主张,不愿盲目追随美国,引起美国的严重不满。

杜特尔特个性鲜明,民族独立意识很强,注重改善本国经济和民生,或者说注重为菲律宾谋取实际利益。这些年来,美国虽然也给菲律宾提供了大量援助,据菲外长洛钦透露,仅在2016年至2019年间就向菲律宾提供了5.5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但这些援助大多用在了美国要求的军事安全方面,落实到菲律宾经济民生领域的不多,菲律宾百姓不满,杜特尔特执政维艰。

对于美国极力推行并不断加码的亚太战略及后来的印太战略,杜特尔特心知肚明。但他从菲律宾本国实际利益和其执政需要出发,不愿在美国与其他大国的亚太和印太地区战略竞争与南海争端中选边站队,更不希望美国利用菲律宾的特殊战略地位,在此搞对抗,惹是非。而美国则企图利用人权等问题对杜特尔特政府施压,促其转变对美态度,取消菲律宾亲杜特尔特的参议员罗萨的美国签证,实际就是敲山震虎,但美国弄巧成拙,反而导致杜特尔特公开翻脸。

目前,美菲双方都在博弈,也许不过虚惊一场,也许彻底摊牌。杜特尔特有其极强硬的一面,也有机动灵活的一面。美国知道杜特尔特在想什么,要什么,必定会在多个层面竭力动作,促使其转变态度。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毕竟美国在菲律宾苦心经营了60来年,菲律宾从政界、军界到商界、民间,亲美势力不可小觑。杜特尔特走出这一步,既掌握了主动,亦不无压力。

读文汇报PDF版面

新闻排行
图集
视频